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家长要从精神上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在孩于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他们加油,成长的道路很漫长而且很不平坦,家长应该给孩于们加倍的温暖和关爱,才能使他们有战胜失败的信心。以上是我本人在对孩子......
2023-03-20 269 家长
又是一年入学时,家长们在忙于奔波择校的同时,对于孩子现存的一些问题又心有余悸,现整理几个家长的常见问题供家长们参考:
年龄小的孩子提前入学需慎重
一个孩子是否可以入学,要从生理、心理、智力、行为等方面进行考虑。认知水平、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息息相关,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差异更加明显。
1、认知水平:有个体差异,大部分孩子由于生理年龄比同班同学小,思维发展相对落后,在学习上难以获得优势,尤其是在四年级教科书的侧重点也顺应大部分孩子的思维发展由具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发育慢的孩子就会感觉吃力,学习上出现落后情况。
2、心理水平:由于当前大部分孩子的早教开发比较好,部分孩子在学习成绩上虽然表现不出落后,甚至名列前茅,但心理水平的发育情况却难以表现和觉察,比如对事物的理解、交友等,同时生理发育水平也影响心理水平,比如性发育对思想行为的影响等,潜移默化,水平接近的孩子互相理解容易形成相对紧密的小团体,而发育晚的孩子则可能难被其他同学认同、甚至嘲笑,而中小学期间的同学关系模式对其日后的人际模式影响甚大。
不必因为孩子个子高而早上学
孩子个子高可能在同龄同学堆里是个压力,但如果仅仅因为“个子高”就把孩子放到一个并不适合他的环境里去成长,很多时候不仅是没有“保护”到孩子,反而丧失了孩子的长远利益,甚至改变孩子的人生道路。
孩子“个子高”就看你如何理解。你如果认为他是“傻大个”,他可能就是这样自卑自怜,走路不敢抬头,生怕比别人高出来。而且这个观念可能与您小时候的某些情结有关,但这不是你的孩子所有的。你如果认为他魁梧健壮,在同学中非常有优势,尤其在一些体育项目中更是获胜的保证,那孩子也会为自己个子高而感到荣耀,抬头挺胸,意气风发。这是由你的观念决定的。
"注意力不集中"不一定是真的,多动的孩子要尽早调整
通常情况下,评价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会用他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间长短来说,比如有的说15分钟,但这个在评估的时候会有相对复杂的各方面因素,一般情况下家长的判断不见得是事实,所以首先要看孩子才能知道,之所以把这个作为前提来说,是担心我说了方法以后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负累,被家长贴上“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标签。如果您担心孩子在这些方面欠缺,建议找专业人士评估下再下定论,更不要以此来数落孩子,因为有些情况是有生理基础因素的,有些情况是大人给养成的,所以去“数落”孩子是不公平,也往往是无效果的,而且一定会适得其反,把孩子“逼”到你害怕的那个样子。
从幼儿过渡到小学生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培养和锻炼孩子在“学习”方面集中注意力是比较重要的一种体验和习惯。平时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是否可以专注的听和说?孩子独自读书、做游戏的时候是否经常被家长打断?并且孩子是否可以坚持到完成一个任务或阶段任务后才离开或改变另一种玩法?家长可以尝试着与孩子玩“上课”的游戏,家长提出纪律要求,然后互相当老师和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尽快帮助孩子找到感觉,并逐渐延长上课时间。这些都是在小环境中去建立经验,如果在入学前有机会在真正的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和感受,将对孩子进入小学大有助益。(图片为非比菁菁少年幼小衔接成长营的孩子们在小学校的教室里上科学课)
不轻易相信他人评价,增强孩子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有的任课老师会根据孩子的课上表现给家长一些对孩子的评价,虽然要听取,但也要客观评判,通过你对孩子的了解,比如家长认为孩子注意力很集中,但2个围棋老师,一位说集中,另一位却经常批评孩子不好好听不认真看,我现在也糊涂了,而且孩子自己也很不自信,觉得自己总是做不好,有些自卑和害怕,家长要怎么办呢?首先,老师的评语虽然要听取,但家长也要客观评判,通过你对孩子的了解,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呢?而我认为纠缠于这样概念性的东西并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助益,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分析下两个老师评价的环境呢?说好的老师,孩子也喜欢他并乐于继续上。说不好的老师同时带两个孩子,另一个年龄小于你的孩子,如此,是否是老师在教导小孩子的时候,本身产生和积蓄了一些不良情绪,而把这种情绪转嫁到你孩子身上释放了呢?虽然不公平,但这是人性,难以避免,就要面对或逃避。
现在这个对这个孩子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注意力是否集中,而是他的心理比较脆弱,提高孩子的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淘气的孩子也要遵守规则
学校是教导孩子社会化的地方,也是他通过集体去试验如何在集体中生存的环境,孩子会不断地通过尝试去体会“规则”的界限在哪里,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期待孩子一下子成为完美的人,但也要帮助孩子“懂”规则,少“摔跤”负有责任。
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要有界限,所谓的“自由成长”“放养”都是骄纵孩子的不负责任的借口,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应该及早制止和纠正,让他明白道德、行为标准是对他人负责任,这个工作不是从学前才发现,而是从1、2岁逐渐有了行为能力的时候就开始渗透了。另一方面,从认知到行为后意识、行为前意识到行为改变,需要过程,即使是成年人改变一种行为模式都是很巨大的挑战,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难改变”——不是不改,是改起来难,需要协助,更需要理解。
图片为非比菁菁少年成长营的同学积极参与处理“攻击”事件。通过儿童心理剧处理,攻击性强的孩子在没有被批评、被指责的情况下自己认识到行为的严重性并积极改正,结课一年的跟踪访问,学员动手解决问题的情况极大的减少。
特别说明:可能你会觉得图片看起来很容易,但每一个环节都不简单!非心理咨询师、非经过心理剧导演班系统培训的人员慎用!为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请勿模仿!
为不能午睡做准备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午睡。有些家长对此比较纠结,非常关心学校对于午休时间的安排,非比的看法是既然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会统筹安排好学生的时间,这个家长对学校应该有起码的信任。但是非比似乎看到的是家长并没有随着孩子要步入学校成为小学生而转变惯性思维和方式,拿对待幼儿、对待校外机构的心态和要求去面对小学校,尤其是公办小学,未来家长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不适应。
孩子成长的前提首先是家长的成长。
(图片是非比菁菁少年幼小衔接成长营开营第一周,等孩子们很快适应规则和习惯挑战、面对未知的时候,他们就再也不睡觉了,因为有太多太多好玩的事儿等着他们呢!他们要适应上小学以后不能睡午觉。)
胆子小的孩子,尽量在学前做好调整
当前很多孩子害怕挑战,缺乏安全感,这些一方面可能来源于从小的家长的呵护备至,另一方面可能是2岁以内与母亲的亲密关系没有发展好,当前家长们敏感地传播、渲染社会的不安全、人们的不可信任对孩子畏惧新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能找到原因可能会更好的解决,但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难以一概而论。
给孩子更多具有安全感和实质安全的挑战机会去锻炼,是实际的方法之一。如果在上学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带到小学校,这将是最大的适应困难,短期内基本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建议最好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实施,心理问题微妙细小,解决不慎,更造成伤害。对于儿童,团体咨询的方式更为合适。他不是特殊的,在集体中可以互相学习、改变自我、成长为合格的小学生。
其它:
“粗心”可能是生理还没有发育好,视动协调弱等原因,做学习能力训练会有帮助。“时间概念差”“自我为中心,自私”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与家庭教养有关系,孩子没有责任感,被家长照顾、包办太多,反而损失了发展孩子能力的机会。
家长对当前孩子的担心不无道理,家长们有了这个意识,预想到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积极的寻求解决之道,就意味着提前铲除孩子面前的障碍,与孩子共同成长。
以上方法由办公区教程网编辑摘抄自百度经验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家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