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普 > 博物 >

食肉大熊猫怎么就开始吃素了?

来源:互联网 2024-11-13 00:05:47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熊猫体型圆润,憨厚可爱,人畜无害的样子总是让人们忘记它也是“熊”的一种。没错,大熊猫其实属于熊科、食肉目,在距今约800万年前,现在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始熊猫还是以食肉为主的,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熊猫才逐步演化成今天的“素食主义者”,而且几乎只吃竹子。大熊猫平均每天要吃40多斤竹子,尤其是到了吃笋的季节,平均每天要吃掉80斤左右的竹笋,甚至偶尔能达到100斤以上。这也难怪有人笑称:大熊猫每天不是在啃竹子,就是在睡觉。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人们似乎很喜欢看大熊猫吃竹子的可爱样子。它们坐在地上或树上,只吃竹茎的中段,然后环顾四周,如果周围还有合适的竹笋,就坐着不动把周围的都吃掉;如果较远处才有合适的竹笋,就搬回原处坐着吃完。大熊猫的“手”握住竹子,放进嘴里,咬出咔嚓声,让观看的人不由得沉浸在它悠闲的生活中。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但其实大熊猫并不是生来就适合吃竹子的,甚至可以说是被迫“吃素”。大熊猫本是食肉动物,自身的消化系统都是为食肉服务的,它的消化道很短,不能完全消化这些“素食”的纤维素,营养吸收率很低,再加上竹子的营养含量并不高,因此大熊猫不得不多吃竹子来满足自身所需要的营养。大熊猫的牙齿原本也不适合咬坚硬粗糙的竹子,但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以竹为生,它们的裂齿已经丧失了食肉动物撕扯筋肉的能力,变成了像后面臼齿一样磨面宽大,丰富的咀嚼肌使大熊猫逐渐适合咬切竹子,同时也给与了它们圆圆的脸颊。在适应“吃素生活”的过程中,大熊猫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了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能量代谢率异常低,因此大熊猫总是缺少奔跑和跳跃,一副慢吞吞的样子。所以我们“团子”也是瘦过的,只不过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生理、行为、遗传等方面都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才逐渐变成了现在胖乎乎、圆滚滚的“可爱吃货”。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冰期气候寒冷,大量物种灭绝,熊猫生活在茂密的丛林里,丛林中行动不便,很难捕到其他动物,为了能生存,熊猫选择了分布广泛、生长速度快、抢食竞争者少、淀粉浓度相对较高的竹子,来适应变化,维持生存。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日益加强,活动范围日益扩大,采伐、放牧、交通、盗猎等人类活动已经入侵大熊猫的家园,使它们不断缩小活动范围,种群数量也逐渐下降。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我们在看到“颜值担当”团子啃食竹子的憨厚样子时,还应该时刻谨记这并不是它们的天性,“弃肉从素”的背后是生存的无奈,除却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谈,人类应该为此负很大的责任。人类活动造成土地变化,自然生境的丧失降低了当地物种的多样性,这与1600年至1992年间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动物灭绝有关。还有很多像大熊猫这样的物种,为了适应环境逐渐做出改变。虽然“物竞天者,适者生存”的达尔文进化论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因环境破坏导致物种灭绝的间接杀手,人类更不应该任其自生自灭,更何况让动物来适应“人类环境”的做法,本身就很残酷无理。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动物应该是人类的朋友,请不要再破坏它们的家园,让它们被迫适应人类环境,然后以“物竞天者,适者生存”来自我安慰了。尽管人类无法和动物感同身受,但是也应当和谐相处,尽我们的所能保护尚未灭绝的物种,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研究野生动物、保护和救助野生动物、呼吁勿伤害动物的志愿活动中,不计声名和得失,甚至将毕生精力倾注在保护野生动物上,以期挽回珍稀动物灭绝的趋势。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珍稀野生动物面临的严峻威胁,自觉呼吁和保护野生动物,从拒绝野生动物上餐桌开始。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参考文献: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1. 胡锦矗. 2016.大熊猫传奇[M]. 北京:科学出版社.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2. 李华,贾竞波.2017.大熊猫取食生态研究回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02):44-45.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3. 李倜,黄炎,黄金燕,等. 2015. 大熊猫营养与消化代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畜牧兽医,(11):240-242.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EMJ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标签:

办公区 Copyright © 2016-2023 www.bgqu.net.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9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