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龟龟!没想到龟还可以长成这样......
2024-11-13 272
提起动态美的昆虫代表,萤火虫是绝对的C位。黑夜是它的主场,忽闪忽闪的光亮与人造灯光相比虽然微弱,在黑暗的背景下却格外吸引,见者必定会跟随它飞行的轨迹久久注视。类似于挖掘机一样的魔力,传言“当挖掘机动起来时,所见之人必定将目光投向它,似乎无法抗拒。”
萤火虫摄影作品
图片来源:曹成全团队
提起萤火虫,脑子里浮现的是影视剧里带背景音乐的漫天萤光的浪漫场景,日常生活却从未能见到,一些出生在20世纪80或90年代的人只能从回忆中找到点萤光踪影。没有听到萤火虫灭绝的消息,但身边却难觅踪迹,它们到底去了哪里?
萤火虫的生活品质萤火虫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喜欢生活在有河流、湖泊、湿地、稻田或森林里,这些生境的共同特点是草木繁盛、湿润、没有人造灯光的干扰和农药污染。
现如今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水质或栖息环境遭受污染,直接影响到萤火虫的生存,城市建设的灯光严重干扰了萤火虫成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导致它们无法繁殖而种群灭亡,这些都是萤火虫种群消减的原因。
萤火虫作为重要的环境指标生物,告诉我们人类自认为舒适的、洁净的城市环境,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自然界生物所需要的环境。人类要与万物和谐共处,必须在这中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
新的消失因素——职业捕萤人据成都商报报道:近年兴起的萤火虫热,萤火虫主题公园、主题展览、商业萤火虫放飞活动层出不穷,仅2016年一年,萤火虫展在全国20多个省市举办了100多场,而这些萤火虫基本都是野外捕捉的。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催生了一些职业捕萤人,并形成了一条“野外抓捕-网络买卖-商业放飞”的利益链。
武汉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的《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指出每年淘宝网上有三四十个商家从事活体萤火虫买卖,其中2016年报告称,按照每次最少交易50只估算,一个萤火虫淘宝卖家在一个月时间里,至少能销售1万多只萤火虫。市场需求大,萤火虫人工养殖技术尚未成熟推广,萤火虫主要来源于野外,在利益的驱使下,萤火虫野外种群被大量捕捉。
野外活动较显眼的大多是雄虫,因此一般情况下,人类野外抓捕大部分抓走的是雄虫,对野外萤火虫种群的雄雌比例造成影响,阻碍了正常的繁殖活动。
以上几个造成萤火虫踪迹难觅的原因中,无论是环境的变化,还是捕捉行为,都有一个共性:人类活动。人类日益扩大的活动范围和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没有与自然环境、自然生物找到科学合理的平衡点,引发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萤火虫的发光习性足够突出,知名度高,但关于它的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我们却了解较少。在不了解它的情况下,科学的保护和利用便无从谈起,因此很有必要隆重介绍这个宝藏家族。
萤火虫都是自带光环的主?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的泛称,全世界已记录8个亚科,140多属,2200多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根据成虫的活动方式可以分为:昼行性、夜行性、昼夜行性。
昼行性萤火虫代表有红胸窗萤Lychnuris formosana,属于鞘翅目萤科窗萤属家族。白天出门在外,没有了黑夜的衬托,尾灯亮起吸引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红胸窗萤的发光技能削弱或基本不发光。虽然夜间也会发出微弱的光亮,但休息时间,不参与夜行性萤火虫的场子。红胸窗萤作为一种另类独行的萤火虫,不靠光环,主要依靠性信息素顺利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
红胸窗萤(白天出动) 张开双翅的红胸窗萤,胸腹均为红色
图片来源:嘎嘎昆虫网
大多数种类的萤火虫还是夜出型的,晚上尾部的光亮除了用于两性交流,还可以对天敌起到警戒防御的作用。萤火虫没想到的是它的本意是用于恐吓天敌,人类也是它的天敌之一,它的光亮不仅没有起到恐吓作用,反而成功引起了人类的注意。获得人类的关注对它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扭转目前种群数量锐减的现状,但另一方面也催生少数人滥捕的不法行为。因此人类要研究、保护它们,必须考虑周全,才能做到与它们和谐共处。
光环在身的萤火虫——金边窗萤 晚上活动、配有尾灯的萤火虫是我们记忆中的萤火虫的模样,例如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金边窗萤Pyrocoelia analis,又名黄缘窗萤、台湾窗萤,是鞘翅目萤科窗萤属的种类,属于陆生型萤火虫。除西南地区有分布,台湾的部分地区也有发现,因而也称为台湾窗萤。
金边窗萤(别称:黄缘窗萤或台湾窗萤)
图片来源:曹成全团队摄
根据萤火虫幼虫的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水生和半水生三类,金边窗萤属于陆生型,常见的陆生种类还有:胸窗萤Pyrocoelia Pectoralis,云南扁萤Lamprigera yunnana (Fairmaire)等;水生萤火虫种类较少,仅亚洲和牙买加地区有分布,水生型代表:雷氏黄萤Aquatica leii、黄胸黑翅萤Aquatica hydrophila (Jeng, Lai & Yang, 2003);半水生代表:穹宇萤Pygoluciola qingyu Fu and Ballantyne,2008。金边窗萤喜食灰巴蜗牛和蛞蝓,幼虫虽然视觉不发达,但它依靠嗅觉锁定猎物,尾足紧紧吸附在蜗牛的外壳上,然后用上颚攻击蜗牛触角,从颚端部的小孔,将麻醉液注入蜗牛体内,使蜗牛无法动弹;它再释放消化液,用强壮的上颚夹碎蜗牛肉,让消化液与蜗牛肉碎末充分混合,得到肉糜状的蜗牛肉液体;肉糜在幼虫的上唇部位堆积形成小球状体,最后萤火虫幼虫再将其吸入体内慢慢享用。
雄雌莫辨?萤火虫发光的作用之一是为了两性交流,因此如何区分它们的性别也会是人们的兴趣点所在。雌雄分辨初级版:通过尾灯(发光器)节数来区分男主和女主,大多数萤火虫种类男主有2节发光器,女主仅1节。
三叶虫萤男主 三叶虫萤女主
图片来源:曹成全团队摄
大端黑萤(左雌右雄)
图片来源:曹成全团队摄
对于金边窗萤,它具有明显的雌雄二型现象,成虫在外形上就把雌雄区分得明明白白。
图片来源:嘎嘎昆虫网
扁萤雌性 扁萤雄性
图片来源:曹成全团队摄
金边窗萤的雌成虫翅膀退化缩小,仅长着一对小而短的翅芽,形状似水滴,这一对草率的翅膀无飞行能力,作为装饰也不够美观大方,大致的作用也只能证明它是只有翅膀的成年虫子了。雄性成虫有着完整发达的鞘翅,能够覆盖住胸部和腹部,同时还能保护膜质的后翅,具备飞行能力。雄性金边窗萤有着明显的2节发光器,而雌虫的发光器仅为4个点状亮光,左右各2点。
萤火虫属于完全变态的发育类型,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每个虫态都能发光。在欣赏萤火虫时,不应只仰望天空,低头观察在地面闪耀的主子们,一样奇妙无比,记忆空间也分点给这些不能飞向夜空但也一样闪耀美丽的生长阶段。
图片来源:郭琼,2017
一起“囊萤夜读”吗?从古流传至今的典故“囊萤夜读”,启迪我们要刻苦勤奋学习,但结合萤火虫发光的特点——时明时暗的闪光,让人质疑起囊萤夜读的可行性来。
关于这个问题,有研究者用25头、50头和100头条背萤成虫做了测试,黑暗中,透明玻璃瓶中放25头萤火虫时,无法看清12号的宋体字;放50头时,勉强可以看清字迹;100头时,可以清楚看清字迹。由于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时而稳定,时而爆炸式不规则地闪烁,导致在萤光下坚持看书5分钟,眼睛便感觉疲惫不堪,因此可以确定“囊萤夜读”是比较艰难的,但是仍然不影响这个典故教育我们争分夺秒地刻苦学习。
共赏流萤目前萤火虫野生种群数量骤减,何时才能共赏流萤呢?因此如何保护萤火虫、恢复萤火虫种群数量成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萤火虫的保护方法,萤火虫专家曹成全教授一语命中要点:“萤火虫作为珍稀的景观昆虫,要达到保护的目的,不能光靠环保组织甚至政府的倡导等,既要保护物种,又要发挥其景观作用,就必须进行产业化生产,人工繁育技术是关键。只有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走产业化之路才能真正破解萤火虫保护的难题。”
萤火虫的市场价值已经凸显,很多场景有了萤火虫的加持,附加值显著提升,因此针对日益增长的萤火虫虫源需求,人工繁育技术可以给这股萤火虫热降降温,解除人类的市场需求对野外萤火虫种群造成的生存威胁。
目前萤火虫人工繁育上的难题已经被成功攻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工繁育技术,当人工虫源可以满足人类需求时,野外种群的职业捕萤人便无利可图,可解除野生萤火虫的生存威胁之一,让共赏流萤不再是回忆。在环境改善方面,建立萤火虫自然保护区可以一定程度达到人类活动与野外种群保护的平衡。
科学保护的智慧
关于人工养殖种群的使用,大家可能仍会一些担心:人工繁育的种群会不会对野外种群造成影响?毕竟是生物链的一员,人工种群混入野生种群,导致萤火虫数量急剧增长,对其他生物是否会造成影响呢?
目前,使用的人工繁育虫源主要采取两种方式:1、全封闭:用于造景的虫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展示结束后可以全部收回。2、可控式:由于雄性萤火虫发光技能优秀,一般用于展示和放飞的都是雄性成虫个体,在一些萤火虫放飞活动中,飞到野外的均为雄虫,成虫的寿命一般在7-15天,被放飞的雄虫种群会随着寿命的终止而消减,对环境影响小。在一些有必要进行野外放飞人工种群的活动中,需由专业人员在当地进行野外调查,了解本地自然分布的萤火虫种类。释放人工种群时,选择本土就有自然分布的种类,这样可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目前萤火虫产业化也开发出了许多新模式,例如萤火虫农业、萤火虫水稻、萤火虫乡村旅游等,都是有足够吸引力的创新产业模式。萤火虫产业化能满足人类的市场需求,带动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它们,最终达到保护萤火虫种群的目的,这是完美的平衡。
看吧,这样壮美的江山,万物和谐共处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萤火虫生态景观
图片来源:曹成全团队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参考文献:
1. 郭琼. 金边窗萤Pyrocoelia analis (Fabricius)生物学及捕食功能研究[D]. 贵州:贵州大学, 2017.
2. 刘全. 胸窗萤雌性闪烁信号和性信息素在求偶中的作用研究[D].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 吴健卓. 云南扁萤Lampyrigera yunnana (Fairmaire)生物学及捕食功能研究[D]. 贵州:贵州大学, 2016.
4. 鲜黎明,余汶穗,曹敏,曹成全. 云南扁萤的生活史及行为学研究[J]. 江西植保, 2011,34(1): 22-24.
5. 郑霞林. 两种水生萤火虫幼虫呼吸系统及呼吸行为的研究[D].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2009.
6. 付新华. “囊萤夜读”是否可行?[J]. 森林与人类, 2014,7: 27-29.
7. 童超,曹成全,刘方庆,陈申芝,陈郑伟,刘红瑛. 四川省乐山市绿心公园发现大量连片三叶虫萤[J]. 四川动物, 2018,37(6): 708-709.
8. 陈申芝,曹成全,鲜黎明,赵玉玲,李燕玲. 乐山市绿心公园三叶虫萤生境分析与夜间活动规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29(12): 47-50.
9. 曹成全. 萤火虫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的应用[J]. 生物资源, 2019,41(4): 376- 379.
10. 曹成全. 资源昆虫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7): 242-243.
11. 梅昭利,曹成全,童超,刘方庆,徐丹阳. 不同温度对三叶虫萤卵孵化和初孵幼虫发育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20,42(2): 306-310.
12. 刘飘,曹成全,童超,陈申芝,卢聪聪,冉拉克龙. 三种萤火虫幼虫臀足的形态与功能[J]. 生物资源, 2017,39(5): 373-378.
13. 卢聪聪,童超,曹成全,陈申芝,李晓梅,刘飘. 不同环境和介质对三叶虫萤卵孵化的影响[J]. 生物资源, 2017,39(5): 386-388.
14. 陈申芝,卢聪聪,曹成全,童超,叶超. 三叶虫萤各龄期幼虫形态描述[J]. 四川动物,2018,37(3): 298-304.
15. 陈郑伟,曹成全,梅昭利,徐丹阳,童超. 三叶虫萤幼虫叠背行为. 生物资源, 2019,41(6): 539-544.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