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迁地保护”,为何被迁去海洋馆?......
2024-11-13 84
读过名著《西游记》的一般会记得在通天河用背驮师徒过河的老鼋,每当读到此处我们都会惊奇老鼋的体型之大,寿命之长,可能会认为这种动物是杜撰的,其实鼋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虽然远没小说中的这么夸张,但它确实体型大,是我国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可谓鳖中王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充满神奇色彩的鼋吧!
鼋|文献[1]
一、鳖中王者
鼋,属于龟鳖目,是大型鳖科动物,外观很像鳖,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中就将鼋称为大鳖。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鼋,似鳖而甚大,头有磊块,故俗称癞头鼋。背青黄色,居于江湖[2]。”《西游记》出现有两次大白赖头鼋,一次是在第四十九回,老鼋为感谢孙悟空收去金鱼精,将被金鱼精霸占的水鼋府邸归还于它,所以帮师徒过河;一次是师徒取经归来因未帮它向佛祖如来问寿命而将师徒撇下河中,成为最后之八十一难。
鼋身体椭圆而纵扁,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重10~50千克,大的可达到1.2米以上,体重上百斤,是我国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背甲椭圆形,不凸出,周缘有宽厚的肉裙;头宽颈短,吻极短,头能完全缩回壳里,但四肢不能缩入壳内;体背褐黄,腹白。它的头和背部常有许多疣状突起,所以俗称癞头鼋、绿头龟、蓝团头、沙鳖等。
鼋的头部|文献[1]
二、鼋的分布和生活习性
历史上,鼋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长江以南的江、浙、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福建等地的水清、流缓的深水江河里,以鱼、虾、螺等动物为食,食量很大,一次能吞食占其体重5%的食物,同时又很耐饥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要休眠。鼋一般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一直在水底冬眠,可谓“睡神”[3]。
每年的5~9月,比较温暖,鼋进入繁殖期。通常5~6月交配,6~9月产卵,每次产卵数通常为十几至几十,通常会产两批卵。鼋卵直径3~4厘米,乳白色,其孵化时间大约40~60天,孵化出的幼鼋爬入水中生活[3]。
幼鼋|文献[4]
三、鼋的众多历史典故
鼋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在2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被称作“水中活化石。”古人认为,龟鳖能通灵,可以预测吉凶,避祸除邪,吉祥赐福。因此,作为鳖中的巨无霸,鼋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传说典故,且多与扬子鳄有联系,如“介虫之元”、“鼋鼍为梁”、“染指于鼎”和“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等”。
介虫之元: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说:“然则鼋,介虫之元也。”说鼋比所有披甲的龟鳖类出现都早,所以称鼋。这是误解。《本草纲目》中的解释为:“鼋,大鳖也,甲虫唯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就是说,在鳖类中按大小来说,它是老大,所以取名鼋[2]。
鼋鼍为梁:据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里记载:“架鼋鼍为梁,遂伐越至于纡。”此即“鼋鼍为梁”这一成语的典故[2]。意思是说,周穆王通过鼋、鼍相接架成的桥梁,大军顺利过河终于战胜了敌方,这里的鼍为扬子鳄。
染指于鼎:据《左传》记载,有楚国人献鼋给郑灵公,公子宋得知,欲品尝其味,郑灵公拒绝,宋大怒,竟“染指于鼎,尝之而出”。“鼋羹芬香”(西汉《易林》)形容鼋的肉很好吃,要不然不会引起古人那么贸然品尝。此即“染指“一词的典故。后人也用来比喻占取非分的利益。
癞头鼋顶缸:明朝时,金陵(即今之南京)上清河一带常决口,明太祖朱元璋忧心。大家都说是猪婆龙扬子鳄在其下挖洞所致。当时工部想上报,又担心猪婆龙的“猪”字与“朱”同音,犯了皇帝的国姓,遂假称是大白鼋为害。“鼋”、“元”同音,朱元璋因为元代的缘故非常厌恶“元”字,于是命渔民捕杀鼋,放任猪婆龙扬子鳄为祸,鼋几乎被斩尽杀绝。因此,当地人流传一句话为,“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就是嫁祸于人之意。由此看,工部官吏为保自身平安而瞒报实情,给无辜之鼋带来几乎灭顶之灾,值得后人引以为戒。
王剑、史海涛等学者通过考证,指出史籍中的“鼋”也可能是另一种极危动物斑鳖[7],因为这两种动物长得相似,分布区域也有重合,所以人们容易将其混淆、难以区分。
四、鼋已不容染指
鼋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于200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濒危动物,是珠江乃至我国长江以南水系生态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在古地理研究、古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保护鼋对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其栖息生境严重恶化,乱捕滥杀,加上自身个体大,性成熟周期长,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野生鼋鲜有发现。截止2020年9月,据相关调查表明鼋仅人工条件下保有亲本十余只、子一代700余只,种群极度濒危,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可见,鼋急需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和保护,严禁捕杀、药用、食用,已不容“染指”[5]。
为拯救濒危水生动物鼋,我国逐步建设一系列鼋的自然保护区,诸如瓯江鼋自然保护区、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宁鼋自然保护区等[6]。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门对鼋保护的重视,鼋人工驯养繁育已经获得成功,相关保护工作积极开展。2019年农业农村部颁布《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按照《行动计划》的行动目标和内容,将加大鼋的保护投入和力度、加强研究鼋的人工驯养与繁殖、加快鼋的栖息地生境保护与修复,大力进行鼋种群物种恢复、有计划实现鼋种群的全面保护,逐步实现鼋的拯救性保护、恢复性保护和全面性保护。该《行动计划》是第7个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计划。也是珠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的第一个行动计划。为整合鼋保护的社会资源,加强合作交流,共享鼋保护管理经验及繁育科研新成果,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推动下,2020年9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分会和珠江所发起成立“中国鼋保护联盟”,进一步推动开展鼋的保护工作。
鼋|文献[3]
鼋正濒临灭绝,但随着国家和社会大众对生态方面的重视,针对鼋的相关保护措施会逐步完善,保护行动也会切实开展,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鼋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作者:何亚鹏
参考文献:
[1]魏明. 珍贵濒危动物鼋[J]. 科学大观园, 2010, 000(017):I0004-I0004.
[2]陈万青. 鼋——介虫之元[J]. 大自然, 2008(6):16-18.
[3]庞胜苗. "水中大熊猫"鼋[J]. 百科知识, 2007, 000(07S):37.
[4]农业农村部. 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年).2019.
[5]张晓良. 鼋,现已不容染指[J]. 大自然, 1994(2).
[6]陶峰勇, 王小明. 江、浙、皖鼋资源及其保护对策[J]. 野生动物学报, 2004(04):8-8.
[7]王剑, 史海涛. 黄斑巨鳖分布的历史变迁[J]. Zoological Systematics, 2011, 36(004):919-924.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