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迁地保护”,为何被迁去海洋馆?......
2024-11-13 85
一些人在讨论鱼龙时,总是会下意识将其视为“中生代大海豚”,但实际上作为一个种群多样性相当庞杂的大家族,鱼龙目这个演化支中也曾诞生出不少顶级掠食者,而泰曼鱼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你认为鱼龙不过是一群平平无奇、爱“嗦鱿鱼”的温顺家伙,那么泰曼鱼龙可能会颠覆你对鱼龙的刻板印象。
侏罗纪的海中巨怪
将时光倒流回距今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赫塘阶-托阿尔阶,在现今英国不列颠群岛所在的欧洲西部地区,翻涌的波涛下潜藏着一个令人生畏的“杀手”:它有着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的完美流线型身躯、粗壮的上下颌布满锋利的牙齿、超过10米的硕大体格更是让它跻身于侏罗纪体型最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的候选名单之中,可以说它是这片海域里毋庸置疑的“海王”。
伦敦自然博物馆收藏的板齿泰曼鱼龙化石 | Gary Todd / Flickr
泰曼鱼龙(Temnodontosaurus)的属名来源于希腊语,它是由Temno(“切割”)、odont(“牙齿”),再加上后缀词根sauros(“蜥蜴”)共同组合而来,根据其词源含义在中文里也可将其意译为“切齿鱼龙”,而种名中的platyodon一词翻译过来则是“板状的牙齿”之意,这就是板齿泰曼鱼龙种名的由来。
说到板齿泰曼鱼龙的发现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在英国乃至整个古生物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先驱者,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Mary Anning)女士。
玛丽·安宁画像,B. J. Donne绘制 | Wikimedia Commons
作为整个泰曼鱼龙属里首个被正式描述的种(也是模式种),板齿泰曼鱼龙的头骨化石早在1811年就已被世人所发现,但玛丽·安宁并非是最初的发现者。一开始这块头骨是由她的哥哥约瑟夫·安宁(Joseph Anning)所挖掘出来的,随后的1812年,玛丽·安宁又陆续发掘出更多更完整的板齿泰曼鱼龙骨骼化石,为进一步确认这个神秘远古海洋巨怪的身份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目前板齿泰曼鱼龙的头骨化石标本,存放在英国的伦敦自然博物馆供世人研究、展览。
玛丽·安宁和约瑟夫·安宁发现的板齿泰曼鱼龙头骨化石,Everard Home绘图 | Wikimedia Commons
发现板齿泰曼鱼龙的化石之时,玛丽只有12岁,约瑟夫只有15岁。这两个孩子去寻找化石,是因为玛丽·安宁的父亲去世以后,他们要贩卖化石贴补家用。今天是国际儿童节,想起这两个孩子,情绪有点矛盾:古生物的奇观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梦想,而安宁兄妹的不幸经历又令人唏嘘。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足的经济支持、教育和爱。
大嘴吃四方
正如名字所描述的那样,板齿泰曼鱼龙与那些性情温和,长着“筷子嘴”、满口细牙,以头足类、鱼类为食的小个头亲戚有着截然不同的画风:它们的吻部相对更为短粗厚实,头骨也更加厚重,尖锥状的牙齿布满上下颚,从外观结构来看这些牙齿非常适合切割、咬合中、大型猎物。
显而易见,像菊石等头足类这样塞牙缝的“零食”是无法满足板齿泰曼鱼龙贪婪的胃口的,当时广泛分布于浅海地区的蛇颈龙类,甚至是同门的小型鱼龙类都可能沦为板齿泰曼鱼龙的盘中餐。
19世纪的“灵魂画作”,中生代海洋想象图,Henry De la Beche绘制 | Wikimedia Commons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古生物学家后来在板齿泰曼鱼龙所出土的同一石灰岩地层中,又挖掘出了大量蛇颈龙、海鳄、小型鱼龙和菊石、乌贼等动物的化石,更重要的是,在不少蛇颈龙类和小型鱼龙的化石上,都发现了板齿泰曼鱼龙所留下的齿痕,因此可以确定这些数量众多的蛇颈龙类和小型鱼龙类,都是板齿泰曼鱼龙的潜在捕食目标。
这一发现也意味着,板齿泰曼鱼龙成为了侏罗纪鱼龙种群中少有的,以大型海洋脊椎动物而非小型头足类动物为食的捕食者。如果要在现代海洋中,找出一个在生态位上与之最为接近的类比对象的话,“中生代海洋中的虎鲸”应该是最恰当的名字。
三角齿泰曼鱼龙(T. trigonodon)化石,藏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博物馆(Museum am Lowentor, Stuttgart) | Eurhinosaurus / Wikimedia Commons
快速凶残,水下鱼雷
然而板齿泰曼鱼龙的“杀手锏”远不止如此,如同鱼雷一般流线型的身躯,赋予了板齿泰曼鱼龙超强的运动能力,前后两对强劲的鳍状肢能像推进器一样,帮助它们在水下高速冲刺,再配合月牙般弯曲的桨叶状尾鳍,板齿泰曼鱼龙便能在海洋中以惊人的速度追击猎物,其整体的运动模式非常接近于现代的金枪鱼。
除此之外,板齿泰曼鱼龙还有着非凡的水下视力。
从眼球大小与身体的比例来看,它们的双眼可能是所有已知的大型鱼龙中最大的,这对大眼使得板齿泰曼鱼龙即便身处光线昏暗的水域,也能敏锐地发现猎物的踪影。而为了应对在海洋中潜游所带来的巨大水压,板齿泰曼鱼龙的眼眶周围还长有一圈骨质的巩膜环,这个如同护目镜一般的骨环,能在它们高速游动时保护眼眶中的眼球免受水压的冲击。
泰曼鱼龙属的颅骨,注意它大眼睛周围的巩膜环 | Judith Pardo-Pérez et al. / PLoS ONE (2008)
绝佳的水下视觉、流线型的完美身躯、锋利的牙齿、强大的咬合力以及硕大无比的体型,一系列强悍的“硬件”,让板齿泰曼鱼龙成为了侏罗纪海洋中可怕的杀戮者。当它们开始狩猎时,绝大多数猎物都会在连续快速追捕中精疲力竭败下阵来,此时的板齿泰曼鱼龙要做的,便是张开血盆大口,享用盛宴。
泰曼鱼龙属的捕食想象图 | Dmitry Bogdanov / Wikimedia Commons
在地球生命几十亿年的辽远演化之路上,这片蔚蓝的水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者的崛起与陨落,尽管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永恒不灭,但板齿泰曼鱼龙也称得上是历代海洋顶级掠食者中,格外耀眼的明星。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