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迁地保护”,为何被迁去海洋馆?......
2024-11-13 8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刘洋(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如果问大家,从小到大,是否幻想过拥有隐身术?持肯定答案的绝对不在少数。
从各大科幻作品中,就足以看出人类对隐身的痴迷。《哈利·波特》的三大圣器之一,就有那件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隐身斗篷。
当科幻走进现实,自然界中,聪明的动植物早已制成了“隐身衣”。它们能够通过模拟其它物种的形态或伪装成环境中的物体,以假乱真,混淆捕食者、传粉者或交配者的认知,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拟态。
说到拟态,动植物可都是伪装的一把好手,兰花更是植物界妥妥的“心机美人”。下面一起来看看兰花的“美人心计”吧!
骗爱——模仿雌性传粉者,进行性欺骗
说起来你可能会诧异,感情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还能“骗”吗?可不要小瞧了兰科植物,北非的蜂兰,为了让地花蜂帮自己传粉,就化身为“百变大咖”。它的长相与雌峰极其相似,花的唇瓣形状像极了雌蜂的腹部,不仅如此,它还能模仿雌蜂的气味,通过释放利己素(性激素)来吸引雄地花蜂帮自己传粉。瞧瞧这唇瓣上的特殊斑块与颜色线条,连上面密生的绒毛都与雌蜂一样,也怪不得雄地花蜂会上钩,甘愿为蜂兰义务劳动了。
蜂兰(Ophrys apifera var. aurita)图片来源:Wikipedia
镜蜂兰(Ophrys speculum)图片来源:Wikipedia
骗吃——模仿传粉者的食物
自然界中很多花儿和蜜蜂之间是有暗号的,有的花朵会通过花瓣上的深色斑点,告诉蜜蜂这儿有花蜜,这种斑点被称为“蜜导”。然而蕙兰花瓣上有斑点却没有花蜜,它就巧用“蜜导”来欺骗传粉者。
这种模拟成传粉者食物的欺骗行为其实有更专业的名称,叫食源性欺骗。拿兰花来说,这种植物会利用昆虫的觅食行为向目标昆虫提供假的食物信号,用没有蜜的花蜜距和假的花粉,诱骗昆虫到花上觅食,以达到传粉的目的。
蕙兰(Cymbidium faberi)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此外,兰花还可以拟态成某种特定的、对传粉者有报酬(比如花蜜,不能让人家白忙活儿)的植物,即有特定的拟态模型,这种欺骗方式叫Batesian拟态。南非的一种兰花Disa pulchra常常与一种鸢尾科植物(Watsonia lepida)生长在一起。二者不仅花色相同,花序大小、形状也相似,都由虻科的长吻蝇(Philoliche aethiopica)传粉。但不同的是后者有花蜜,而前者只是一个骗子。兰花靠和这种鸢尾长在一处,同时期开花,模仿后者的花色反射光谱,从而骗得长吻蝇来帮自己传粉。
兰花(Disa pulchra)
图片来源:google
骗产房——模仿传粉者的筑巢环境
昆虫产卵时需要特定的环境,兰花抓住了这一点,它利用昆虫的产卵行为,拟态昆虫的产卵地,吸引昆虫进入花内产卵,达到传粉的目的。
比如具有退化雄蕊的长瓣兜兰,会悄悄在自己的花瓣或唇瓣的基部,“画”出星星点点的“蚜虫”群—一粒粒黑栗色的突起物或者棍棒状腺毛,模拟食蚜蝇的产房,诱骗食蚜蝇掉入“陷阱式”的囊中,使其帮忙传粉。
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兰花的“行骗高招”还不止这些,科研人员通过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杓兰(Cypripedium fargesii)进行历时四年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发现,毛瓣杓兰的叶片也参与了拟态过程,叶片表面具有深褐色斑点(拟态被真菌感染),花也会散发出腐败叶片的气味,来达到诱骗扁足蝇传粉的目的。
毛瓣杓兰(Cypripedium fargesii)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
行走的兰花伪装高手
说了这么多兰花拟态,不得不提的还有另一个名字里也带兰花的拟态高手——兰花螳螂(Hymenopus coronatus)。多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昆虫纲的兰花螳螂,有着“世界上进化最完美的生物之一”的美称。
兰花螳螂 图片来源:版纳植物园 夏雪
不得不说,造物者也太宠它了。兰花螳螂颜色鲜艳,胫节膨大,步肢形同花瓣,趴在叶片上它就是一朵花,趴在花上,它就是锦上添花,和花融为一体,难辨真假。兰花螳螂把自己拟态成一朵美丽的花,也是为了守株待兔,这样它就可以等着猎物自己送上门来了。
兰花螳螂 图片来源:版纳植物园 夏雪
当然,兰花螳螂并不是一出生就有这么美丽的皮囊的,刚出生的时候像一只暗红色的大蚂蚁,只有在幼虫第一次蜕皮到成虫之前才会呈现白色和粉色相间的花姿,变成成虫后粉色会逐渐变成棕色,白色也会逐渐变成浅黄色。
兰花螳螂 图片来源:google
刺花螳螂 图片来源:google
这种神奇的拟态现象是物种进化的产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等生物界,在我们看来的这些伪装套路,其实是生灵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所做出的努力。在大自然里,其实就藏着“超能力”!
参考文献
[1]Ren, Z. X., Li, D. Z., Bernhardt, P., & Wang, H. (2011). Flowers of Cypripedium fargesii (Orchidaceae) fool flat-footed flies (Platypezidae) by faking fungus-infected folia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18), 7478-7480.
[2]Singer, R. B. (2002). The pollination mechanism in Trigonidium obtusum Lindl (Orchidaceae: Maxillariinae): sexual mimicry and trap‐flowers. Annals of Botany, 89(2), 157-163.
[3]黄双全.(2013).植物的骗术——拟态. 生命世界(02), 78-83.
[4]任宗昕, 王红 & 罗毅波.(2012).兰科植物欺骗性传粉. 生物多样性(03), 270-279.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