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胰岛素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到今天刚好100年,它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患......
2024-11-13 109
减肥中的你,是否常常开始时雄心壮志,中途却半途而废?是否有人对你说过“你已经很瘦了,为什么还要减肥”?新年伊始,央视网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开讲新年心理学,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王葵应央视网记者邀请,讲一讲减肥那些事儿。
1.为什么人们总是很难坚持长期减肥?
王葵:当一个人为了控制自己的体重而采取极端的体重控制行为的时候,往往会形成一种“溜溜球效应”——基础体重在忽胖忽瘦的循环中快速增加。
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基本的假设,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我们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件时,用来控制进食行为的认知资源可能就会减少,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在进食方面出现失控,失控往往意味着一个大吃大喝循环的开始。
一旦一个个体长期使自己处于半饥饿状态,然后突然开始大吃大喝,就会开启一个体重快速上升的通道。而发现自己尝到了进食失控的后果,往往就会有一些内疚、自责,觉得自己自控力弱。其实是他把自己推到自控力弱的一个境地里面,又再一次下定决心要减肥,往往可能采取的行为比前一次还要极端一点,毕竟他已经尝到失控的苦果了。在循环的过程中,一个个体的基础体重就可能会逐渐上升,这样做不仅对于控制体重不好,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很不好。
2.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瘦还是热衷于减肥?
王葵: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发现,很多要进行体重控制的人往往并不胖,不少人之所以要控制体重,是因为他们觉得瘦点才好看。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年轻人中做了不少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让我相信人们可能不是因为自己不好看而不接受自己,恰恰相反,更可能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自己,才觉得自己不好看,去找自己外貌上的一些毛病。
我觉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要接受这么一个现实,可能生活的过程,就是慢慢地接受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接受自己处于逐渐学习的状态的过程。当一个人放弃了自己是完美的念头,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之后,认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平凡的人,这时候可能就更容易接纳自己。
那些热衷于体重控制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太胖了。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些女性尤其是那些青少年,她们希望瘦的程度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还是建议大家放弃一些比较极端的体重控制行为,当一个人放弃了比较极端的体重控制行为之后,本身就不太可能有大吃大喝的欲望。
责任编辑:丁超弋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
提起胰岛素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到今天刚好100年,它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儿童糖尿病患......
2024-11-13 109
肥胖(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症候群。WHO早就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并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是心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全球每年因肥胖症死亡的人数高达400万。......
2024-11-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