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普 > 军事 >

前掠翼设计(四)——不懈的尝试与明亮的前景

来源:互联网 2024-11-10 22:10:45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通过之前对德国Ju-287轰炸机、俄罗斯苏-47战斗机和美国X-29战斗机的介绍,想必各位读者对前掠翼这种不同寻常的设计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在上述几种型号的飞机后,世界上便再无采用前掠翼设计的设计方案被公布,这说明前掠翼设计存在着当下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加工材料上的缺陷所导致的气动弹性发散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复合材料以及机翼刚性分布计算法两项科研成果,前者为使机翼结构得到加强以使其在扭曲时不会这段;后者则使机翼在面临离散效应时只发生弯曲而不发生扭曲,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气动发散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之后,又提出了利用复合材料结构弯扭变形耦合效应来克服上述问题的设计,使前掠翼设计广受关注。不仅如此,放宽静稳定度技术和电传操纵控制技术等控制理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克服气动发散的问题。尽管经过了如此多的不懈尝试,气动发散的问题仍未得到完美解决。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运用了大量新技术的X-29战斗机)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与此同时,对于前掠翼设计的大量试飞也证明,前掠翼设计相较于后掠翼,具有更为优秀的低速度飞行可控性以及所有飞行状态下的气动性能。也正是这一点,令前掠翼设计从未被人们遗忘,并且拥有着极其明亮的前景。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机动飞行中的苏-47战斗机)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前掠翼技术将在真正意义上应用于实际。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还需要无数科研工作者进行探索。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eYa办公区 - 实用经验教程分享!


标签:

办公区 Copyright © 2016-2023 www.bgqu.net.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9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