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科学”项目不会带来明确利益的情况下,还应该继续给物理学投入吗?......
2024-11-12 232
自一个多月前北斗系统成功组网之时起,事关“北斗”的话题总能引来公众关注的目光。
近日,由中国科普网、科普时报社联合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举办的“云上科技周”系列直播中,一场主题为“北斗融合5G”的专场直播活动邀请到科普达人@奥卡姆剃刀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全德一起聊聊“神通广大的北斗导航系统”,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难度、跟其他导航系统相比的优势、如何与5G通信深度融合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建设难度跟性能成正比
“北斗三号2009年11月启动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张全德表示,北斗三号要在这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自主可控,是超过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的将近11年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攻克了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让500多种器部件突破国产化研制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的目标。
当然,建设过程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是成比的。张全德表示,北斗三号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根据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最近一周的测算结果,北斗系统的全球实测定位精度均值为2.34米,而结合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还能提供最高厘米级定位服务。“从时间上排序,北斗全球排第三;从性能上排的话,北斗完全胜任第一的位置。”
与5G的深度融合浑然天成
从1994年立项到2020年实现全球组网成功,中国北斗26年一路披荆斩棘保证了技术的先进性,且与当前的5G、AI、大数据等诸多“黑科技”也能深度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业态。
在成为科技大V之前,一直从事通信研究方面工作的奥卡姆剃刀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随着5G的到来,互联网变成物联网时代,对时间和位置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可以认知的未来,只有卫星导航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5G和北斗卫星导航具有天然的融合性。”
5G时代,北斗与5G、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奥卡姆剃刀认为,当5G布局达到一定规模后,与北斗融合,将全面服务交通运输、救灾减灾、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更会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方面产生革命性变化。
张全德表示,北斗可以构建更加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技术体系。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上都离不开北斗,更离不开5G。北斗和5G的融合将会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将会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家庭、智慧农业等未来的新技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北斗应用将无处不在
北斗跟5G的深度融合,其前景的广阔程度或许还需要我们在未来进一步地发挥想象空间,而北斗则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正在赋能各个行业,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导航”。
“除了精准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北斗已经应用在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此外,北斗还可以提供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张全德表示,在今年的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北斗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北斗系统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也得到应用,同时还具备了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融合的基础条件。
其实,从衣、食、住、行到水、电、气、热,从农林渔业到救灾减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深度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斗系统应用前景到底有多广?北斗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一句“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的总结或许是最好的解释。
来源:科普时报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