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毅力号”登陆火星,它与天问一号区别在哪?......
2024-11-12 116
过去的一年无疑是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随着嫦娥五号揽月归来,人类时隔44年再次获得月球样品,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了自美国、前苏联后,第三个自月球携带土壤回到地球的国家。
伟大的事业背后,是无数中国航天人数十年来默默地付出。在民间,也有这么一群人,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推进航天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专注开发创新型航天科普教育课程,立志成为创新科普教育理念引领者。那便是“2020果壳科普贡献奖”获得者之一——少年航天局。
“筑梦太空”
让青少年儿童也能走进“国之重器”
少年航天局是由北京七巧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孵化的原创航天科普主题IP,获得了多个中国航天系统官方机构的支持,其创始人齐妙女士目前也是中国航天基金会公益事务部副部长。
谈到做科普的初衷,齐妙女士坦言,主要是孩子给自己的启发。几年前在陪孩子看动画片《海底小纵队》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学到了很多海洋相关的知识,心想:为什么在航天领域我们不做个科普去让孩子们了解呢?
于是,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和试错,少年航天局以“筑梦太空”科普工程为支点,航天活动赛事为辅助,研发了校园“视窗”线上科普交流平台、校内外科普基地、少年军营系列研学等相关活动,完成了11个省市、183所中小学、25.1万中小学生覆盖。
“筑梦太空”科普工程是少年航天局推出的战略项目之一,是针对全国近两亿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大型系列国防科技文化普及活动。它包括“航天小课堂进校园”、“视窗计划”、“小小航天讲解员演讲大赛”、“K12空间站体验课堂”、“少年航天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公益科普 动手实践的教育模式,以走进中小学校园为基础,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启迪少年儿童的航天梦想,激发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
“航天小课堂”让小朋友们在校园就有机会同航天员和航天专家交流。通过多媒体展示、科普设备、科普实践等方式,小课堂实现了航天专家与STEAM课程无缝对接,言传身教;并且实现了航天科普公益一帮一学校帮扶体系建设。
“小小航天讲解员”比赛是在疫情期间所想到的一个“以教代学”的科普方式。疫情期间,小朋友们多数都隔离在家,少年航天局想到:不如通过线上短视频话题的形式,让孩子们利用自己对航天的认识,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多种形式的视频作品,化身科普小天使。
数百名小朋友参加了这次比赛,事实也证明,这种以输出倒逼输入的形式,因为非常具有参与感,很受小朋友欢迎。
少年航天局还带领“小小航天讲解员”比赛中的优秀小朋友亲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了探火研学,亲临发射场感受“天问号”升空的震撼瞬间。
借助“筑梦太空”科普工程,少年航天局激发了下一代接班人对航天的热爱,也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走进了航天这一“国之重器”。
航天科普:是教育更是传承
航天因其国防属性,其实是一个相对敏感的领域。在航天领域做科普,也有着相对其他科普不同的特殊性。航天科普,既是传播航天知识的一种教育,也是对航天精神、航天文化的一种传承。
▲少年航天局创始人齐妙女士▲
创始人齐妙女士更是坦言,之所以选择航天科普,是因为她曾经跟一群有大格局、大智慧的航天人共事,在这个过程中被他们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精神所打动。所以才想要通过科普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航天的科研实力以及航天人的这种精神。
▲航天员刘洋女士▲
在“筑梦太空”科普工程的启动仪式上,少年航天局邀请了航天员刘洋,通过网络课堂为5所学校的学生讲授航天科普知识。随后,少年航天局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堂引人入胜的航天STEAM课程,然后学生们亲手放飞了自己制作的“长征系列”火箭模型。
刘洋在致辞时说:“其实小的时候我和你们是一样的,对头顶的这片天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亲自去探索它的奥秘。我很幸运生活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梦想能够变成了现实。同学们,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你们现在的年纪正是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的年纪。开展航天教育,普及航天知识,为大家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我希望我们的活动能为大家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探索宇宙的平台,也祝福我们此次的活动能够圆满成功。孩子们未来的太空在等待着你们。”
科普细分赛道,更专业也更困难
然而,正是航天领域的特殊性,做航天科普,并不是一个受众很广的赛道。特别是,当你想要科普的受众是青少年儿童时,这条赛道变得更加困难。
面向青少年儿童做科普,意味着需要与音乐、美术甚至编程等兴趣爱好争夺时间。而航天在这些兴趣爱好中,无疑有着更高的专业门槛,也有着令人望而生畏的距离感。
为此,少年航天局在内容设计上,针对幼儿园、小学,往往采用体验式的课程,围绕科学课的课标,通过动画、模型、体验馆等等,增强娱乐性,加强交互性,以激发兴趣为主;而针对初高中生,则是围绕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设计相关课程,以动手实践为主。比如亲手组装一个水火箭,或者放飞一个探空气球。所有的课程背后,都有航天专家和教育专家来把关,保证知识的专业性。
在2021年,少年航天局希望建立500所基站,线上平台覆盖2000所学校,线下课程覆盖1000所学校。少年航天局,正在航天科普这条细分赛道上打造一个民族品牌,传播航天成就,传承航天精神,传递航天梦想。
科普一事,从来不是一时的事情。它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和长久的耐心。
就像航天一样,没有无数人数十年的艰苦探索,就没有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那1731克月壤样品。
无论事情多么难,无论需要多么恒久的耐心,我们仍然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来源:果壳)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
很多人对光速这个概念有误区,将光速与长寿划等号。事实上光速与长寿根本没有关系,只是由于速度时间膨胀问题,在两个不同参考系,时间流逝速度相对不一样而已。记住,只是“相对”。......
2024-11-12 306
金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吗?这是人类一直现弄清楚的问题,可惜由于金星的恶劣环境,人类目前还无法在上面去看一看。未来人类能不能登陆金星,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一起来讨论。......
2024-11-12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