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外国网友:中国人能跑这么快!惊了!
苏炳添“飞”出亚洲最快速度!外国网友:中国人能跑这么快!惊了!
中国飞人苏炳添8月1日以9秒83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并在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位列第六名。32岁的苏炳添在奥运赛场上又一次突破自我,不光令无数中国人自豪,连外国网友也纷纷点赞。
在苏炳添半决赛以9秒83的成绩进入决赛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奥运报道账号在推特上感叹:“多棒的收尾!苏炳添跑出9.83秒的成绩赢得男子100米半决赛。”↓
苏炳添不光创造了中国历史,还创造了亚洲历史。他是电子计时时代以来首个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9.83秒的成绩也刷新了亚洲纪录。
有网友称赞他:“亚洲人的骄傲!恭喜!”↓
韩国网友也为之激动:“天哪!中国人苏炳添赢了男子100米半决赛。在几个小时后要看总决赛。”
来自此次奥运会东道主日本的网友也写道:“苏炳添,辛苦了!我充分地看到了亚洲在这个项目上的可能性!感谢你的精彩表现,辛苦!”↓
印度尼西亚网友称赞道,“尽管如此,中国的苏炳添仍然是亚洲跑得最快的男人。”
新加坡网友写道:“真棒!这真的很鼓舞人。亚洲人也能跑这么快!!!”
在推特上,还有不少来自其他大洲国家的网友对他也不吝称赞之辞。
“中国人能跑这么快,我震惊了。真是现象级!我过去不知道他们这么擅长短跑。”
“想一想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虽然他今天没有登上奖牌榜,但已经创造了历史,是第一个在100米比赛中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本土短跑选手。”
男子百米大战结束,“苏炳添创造历史”上微博热搜,网友激动:田径史上已留下名字!
一位微博网友称赞:苏炳添9秒83晋级百米决赛!即将32岁的苏炳添,成为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9秒83!太激动了!无论以后如何,他值得你铭记!
还有网友直呼苏炳添是“全亚洲的奇迹”“亚洲之光”“我们永远的骄傲”↓
拿下世界第六名的成绩,网友表示:田径史上已经留下了名字!
加油飞人!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的成绩。摄影:环球时报英文版 崔萌 此前报道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顺利晋级决赛!他也成为了首位电子计时时代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苏炳添,创造了历史!
但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
参加的也是田径男子100米,
他叫刘长春,
是他告诉世界:
奥运会,中国来了!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在本届奥运会上短跑选手刘长春成为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图片来源:新华网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当时的中国,无法给予回答。
直到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23岁的刘长春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人。那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差点连他的路费都拿不出来。由于在海上颠簸了整整22天,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加之晕船、呕吐,让刘长春的状态大打折扣,无缘决赛。
刘长春之子刘鸿图曾回忆说:“父亲的愿望有两个:一是中国人能在奥运会上夺得金奖,二是中国有朝一日能举办奥运会。”
1984年,还是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奥运冠军。遗憾的是,刘长春已于1983年去世,没能等到奥运赛场升国旗、奏国歌的那天。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运动员。新华社发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百年奥运,终于圆梦中国。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刘长春的两个愿望,逐一实现!在东京奥运赛场上,有一个群体受到人们的关注,那就是难民代表团。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他们中有的人,为了梦想来到东京,只为那不到两分钟的奥运经历,“还不知道奥运是什么滋味。”难民代表团
不是世界变好了,而是中国变好了!
7月29日,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如果有时光机,你想对1932年的刘长春说什么?有人说,太不容易了,在那个年代,他肯定饱受歧视。有人说,要是再挺过一年,就能看到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还有人说,前辈放心,我们中国现在强大了!
从刘长春的单刀赴会,到如今奥运赛场几百人的运动员队伍;从零奖牌,到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中国一代代体育健儿,接力走过了89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图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今日之中国,不再是1932年的中国;今日这奥运赛场,当如刘长春所愿吧!中国的体育健儿们,正在奋勇向前!
来源:环球网、中国新闻网
责编:乔驿珺
二审:段晓云
三审:张恒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