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海洋人物 | 卢耀如院士:科学无垠 足迹深深 “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获得者
卢耀如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卢耀如,1931年5月1日出生于福州市,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共党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建立了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参与实践及指导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工程勘测研究;指导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上水利水电枢纽及铁道长隧洞等大型工程勘测、研究与基础处理工作,取得一系列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出地质生态环境新认识,为西南地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积极研究地质灾害,为防灾兴利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在岩溶(喀斯特)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被国内外学者誉称“喀斯特卢”,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地质科技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荣誉奖、“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2016年12月13日,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关于授予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并为获奖者颁发纪念奖章。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获此殊荣。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官厅排危,拯救京津
卢耀如1931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1月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1952年,随着院校调整转入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系学习,并于1953年提前毕业。
毕业分配后,卢耀如随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赴浑江,担任水文地质组长,不久又转到浙江任新安工程地质队的水文地质组长,负责自新安江上游至下游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提出新安江库区不会发生寒武系地层的喀斯特(岩溶)的渗漏,一级开发的坝区水文地质条件比二级或三级开发为好的建议。为我国第一个水文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卢耀如(右二)率队在淮河一带进行勘探工作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1955年我国第一个大水库——官厅水库开始蓄水后,发生大坝的渗漏与塌陷情况,危及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安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指示地质部负责调查地质上的原因,必须在汛前对水坝安全做出初步判断。当时地质部领导(包括李四光部长)等研究后,决定派卢耀如为官厅水库地质研究队的队长,负责此次工作。
1956年3月,卢耀如临危受命,成为地质、水利、电力三个部门联合组建的研究队队长。通过不断勘探、不断研究,终于在1956年汛期之前基本查明了发生渗漏和塌陷的原因,为进一步处理及保障大坝安全和免除对北京市的威胁,发挥了重要作用。
官厅水库渗漏塌陷解决后,卢耀如又到长江三峡,担任石灰岩坝区的勘测研究工作,作为一个比较坝区,他按周总理的指示和要求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卢耀如还指导研究了长江支流乌江、金沙江、大渡河,黄河干流、海河、辽河,西江中上游红水河、南北盘江等许多喀斯特地区大型水库和中小型水库。
2001年卢耀如在北京发起和组织第一届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声誉崇隆的“喀斯特卢”
卢耀如对待学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从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己见,并且常能以理服人。1960年,他陪同苏联专家索科洛夫去长江三峡一带及贵州地区,考察当地的地质环境。
当他们一行人等来到贵州乌江渡,为乌江渡水坝选址时,卢耀如与索科洛夫发生了分歧。索科洛夫主张应选上游的白云岩为坝址,但卢耀如综合考虑了页岩防渗、白云岩古岩溶作用及风化等因素后认为,还是当前选择的坝址更合适。
最后经过对实地材料的广泛分析和深入的野外调研,卢耀如的主张被证明是正确的,索科洛夫最后也同意了他的观点。
卢耀如(图左戴眼镜者)与索科洛夫(图中拄木棍者)在一起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卢耀如除了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之外,还系统研究了喀斯特(岩溶)发育规律。他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建立了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编制了全国喀斯特分布图及西南1/100万喀斯特图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提出了喀斯特地区的岩漠化(后又称石漠化)问题,并建立了科技部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贵州师范大学),为完成全国脱贫作出贡献。
由于其在喀斯特研究上的突出贡献,他被国内外学者誉称“喀斯特卢”。
至公无私,痛失至亲
自从1950年上大学离开福州老家后,由于工作繁忙,加之考虑到要省钱寄回家供弟妹上学,卢耀如再没回过福州老家。除1964年母亲曾来过北京,直到1981年,全国水文地质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卢耀如才有机会回到福州老家。
1983年9月,卢耀如正准备去云贵地区公出。这时,家里面传来了母亲生病的消息,卢耀如便先回福州探亲。半个月后,他看到母亲气色尚可,而且还能记起一些古诗词,便匆匆启程去西南工作了。他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是与母亲的永别。
不久后,正在贵州乌江渡库区考察的卢耀如收到了家里的电报,电报上说卢耀如的母亲已经去世。得知消息后,卢耀如一个人坐在旅馆的床上默默哭泣。此时他还有工作在身,不方便马上回家,且交通不便,想到母亲曾教导自己“忠孝不能两全时,一定要报答国家”,卢耀如一番思量后,决定待母亲去世百日时再回家。这也成为了他终身的遗憾。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捐资报恩,奖掖后学
2019年4月11日,卢耀如个人捐资360万元人民币,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卢耀如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用于支持、推动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相关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支持这些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
卢耀如院士捐赠设立“生态环境与地质工程”激励基金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卢耀如说捐赠这笔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1950年1月,从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中学毕业的卢耀如由于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升学,在师兄李青藻的推荐下,他开始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州市工作委员会南台办事处(以下简称南台团工委)工作。
同年7月,华北高等学校联合在福州招生,一向学业优异的卢耀如希望能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方面继续发展,于是向组织提出升学的申请。这正是南台团工委动员进步学生参与建设事业的关键时期,卢耀如对自己离岗考学的申请能否被批准,心里没有一点底。直到离高考还有12天时,团干部李青藻代表组织对他说:“新中国需要技术干部,你功课好,组织支持你考大学。”
尽管临考时生病,卢耀如依然克服困难,考上了清华大学。但一个更大的难题出现在他面前:他出不起从福州到北京的路费。眼看着清华大学已经开学十多天,卢耀如依然无法动身前去报到。
就在最后关头,两位南台团工委干部敲开了他家的门,手里攥着29块5毛钱,是十多位同事用自己的全月工资和卖菜钱为卢耀如凑的。加上自己凑的3块多,他揣着33块钱,终于来到梦寐的清华园。卢耀如说,“当时,我就非常感动,立下誓言,学成后一定要回报社会。”
卢耀如一直想早日回到福建,向当时帮助他的人亲自言谢,直到30多年之后,他才有机会回去,找到了当时帮助过他的十多人。
随着岁月流逝,卢耀如回来时能看望的人越来越少了。一直随身携带的通讯录在出差途中遗失,让他与故友彻底断了联系。想要再和“恩人”说一声谢谢,卢耀如的这个“小小的”心愿,它就像故乡牵出的一根风筝线,始终被卢耀如记在心上。
2022年7月,卢耀如受第五届数字峰会邀请,回到家乡福州参加活动。在福州团市委的帮助下,卢耀如联系到了当年对卢耀如说“组织支持你考大学”的李青藻。李青藻是唯一还在世的当事人,他与卢耀如含泪相拥,这段跨越了70多年的友情朴素而动人。
卢耀如院士(左一)和李青藻同志合影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卢耀如是在工程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接地气的专家,他淡泊名利,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在中国地质科学领域,卢耀如无论在学识还是在品德上,都是一座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灯塔。他的无私为后辈学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用付出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图片来源:“海洋档案”公众号)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