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全国科普日专题|脑洞科学家系列 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做了比获得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事!
人们认识居里夫人(玛丽亚),是因为她的丈夫居里先生、或者诺贝尔奖和镭。但鲜少人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时,她都做了些什么。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她出生于华沙,是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玛丽出生在当时的波兰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她7岁时,最年长的姐姐死于斑疹伤寒,而10岁时母亲因为肺结核去世。亲人的离去让玛丽备受打击,成为了一名无神论者。
家庭的打击和贫寒并没有让她放弃学业,16岁以优质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可惜因为是个女孩,波兰的大学将她拒之门外。但是她却不曾放弃,一边做家教攒钱一边通过书籍自学。
1891年,24岁的玛丽亚在巴黎索邦大学认识了皮埃尔·居里,他们情投意合也互相欣赏彼此。1895年7月,二人在巴黎正式结为夫妇。
婚后的居里夫妇一起发现了元素“钋”,又发现了“镭”,“放射性(radioactivity)”单词也是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创造出的。
1903年,居里夫妇因为对放射性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就在获得诺奖不久后的第三年,她的丈夫皮埃尔遭遇意外死亡。巴黎大学物理系原本保留给皮埃尔·居里的职位传授于玛丽亚,就这样,使得玛丽成为了巴黎大学首个女教授。
1911年,因为成功分离出“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参加世界物理化学研究界最重要的“索尔维会议”,成为会议上唯一的女性科学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男性多被征兵入伍走上了战场,玛丽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即将受到影响。
她将所有的镭装在铅制容器里,将研究资料一并整理好后,坐着火车,前往距离巴黎375英里的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多尔:把装好的镭放在波多尔的一家银行保险箱里,预计战争结束后再将东西取出。
战争使得她的研究事业暂时搁浅,她却从未想过逃避战争,玛丽决定加入战斗。她最先考虑的是经济援助,当时的法国政府正在为战争筹集资金,玛丽亚就把诺贝尔奖牌拿到了银行,要捐给政府。当得知银行拒绝熔掉奖牌,她就拿出了诺贝尔奖金,买下了战争债券。
为了帮助法国尽早结束战争,居里夫人关掉了实验室,决定利用点满的科技技能为战争早点结束做出努力,努力在战争中拯救更多的人。
战时无法继续进行镭元素研究的她,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放射性物品比如X射线。
她发现血腥残酷的战争,造就了无数伤员。其中许多伤员因为不清楚受伤情况耽误了最佳救治机会,将X射线带到战场将能大大解决这一问题。
在一战时期,医院的放射线设备无法搬运到战场,受伤的士兵或平民也无法及时冻到医院救治。“X射线设备难搬运,那用汽车载到前线!”玛丽亚思考着如何解决问题——她做了一道加法题:将汽车、X射线设备和摄影暗房整合到了一起。
她还利用了汽车的发电机,既能让车发动起来,又能为设备提供电力。就这样,能够灵活移动和使用的“辐射车”诞生了。军医们可以利用它,帮助完成手术。
第一辆“辐射车”就在马恩河战役(1914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尝到了“辐射车”辅助治疗的甜头后,玛丽亚开始想办法制造更多这样的车。她利用自己的科学影响力,说服了许多富裕的巴黎女性掏腰包捐赠车辆,没多久就凑到了20辆。
士兵们也并没有意识到,为自己诊疗的人,曾两次摘得诺贝尔奖。在17岁的女儿伊雷娜的帮助下,居里夫人有条不紊的操作着设备,士兵们还戏称“辐射车”为“小居里”。可是另一个难题又来了,会使用和操作“辐射车”的人真的太少了!
于是玛丽亚和她的女儿开始招募并训练妇女成为设备的专业操作员。她们设置的培训课程包括物理学基本知识、电磁学、X射线的基本理论,以及解剖学和摄影处理。当第一批的学员学成赴战场之后,更多的人们慕名前来学习,前后算下来差不多有150名妇女接受过培训。
后来,玛丽认为只是培训和改造“辐射车”还不够,还要多造些工作站。就这样,在不同战线后的野战医院,玛丽亚还监督建设了200个放射室。由于没时间完善X射线设备的安全保护,工作者们长期接触X射线,被灼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玛丽亚为此写下了关于X射线安全使用说明。
1918年宣布停战时,居里夫人正在实验室收集氡*。那时法国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居里夫人的X射线车和放射科战线救助了上百万法国士兵;直到1934年,居里夫人因长期暴露在辐射中而长眠,法国政府才为她颁发了奖章。
对于一个能在20世纪的科学界展露头角的女性,这些所作所为绝对不简单。她经历过苦难,也有过成功。在中年时也受到过诋毁,被人冠上“波兰荡妇”的骂名。在战争来临时,从她选择在战争中救人,而非利用放射学去制造武器,就足以证明她的了不起,居里夫人的放射学应用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同时,也给了人类反思战争的一面镜子。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