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科普】科学家精神—沈鸿
沈鸿,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是我国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主持制造了用于冶金工业的30000吨模锻水压机。80~300毫米钢管轧机和特薄板轧机等“九大设备”。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大型工具书,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沈鸿1906年5月19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1913年七岁时在本镇“米业小学”读书四年,这是他一生中接受的全部正规教育,但他酷爱读书,幼时好学历史和人文科学,稍长致力于技术科学,几十年勤奋不息,成为学有专长,知识渊博的专家。1919年到上海一家布店学徒,从此走进他的“社会大学”。他的所有知识都是在“社会大学”里通过刻苦自学和大量的实践总结获得的。
1919年至1921年,沈鸿先在布店里当了三年学徒,然后升为店员,协助管账。在这期间,沈鸿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了上海人民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向帝国主义争取“华人市民权”的斗争,“五卅”惨案后的罢工、罢市和游行示威,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上海,以及“四·一二”惨案后黑暗势力重新恢复统治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开始感觉到内外反动势力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羞辱和深重灾难。通过与进步人士的接触和阅读《共产党宣言》、《世界史纲》、《史记》《左传》等书籍,努力思索人类历史长河中国家民族的兴亡更迭和个人作用等问题,逐渐萌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同时,上海的工商业和社会环境引发了沈鸿对机器的浓厚兴趣。他从拆装钟表,修理小电器开始,进而注意观察布店附近机器厂里的机床、动力机械以及各种工厂里的设备。1929年至1931年期间,他还有机会帮人筹建纺织ㄏ、橡胶制品厂,从观察单台机器进一步增加了对大机器生产的了解,使他更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三年学徒期间,通过上夜校和自学,补习了英文和初中数、理、化。学徒期满之后,他的微薄工资除吃饭养家之外,主要用于买书。他还利用上海的公益文化设施充实自己,“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总商会图书馆”、“文化进步社”等都是他经常看书、借书的地方。由沪江大学一位教授编译的《世界十大成功人传》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书中发现,法拉弟、爱迪生等人也都出身贫苦,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正规教育,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取得很大成功。因而他深信,一个受正规教育少的人只要下苦功夫,通过自己学习和实践学会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本领,同样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
1931年冬,沈鸿从布店同事和亲友中集资5000元开办了“利用五金厂”,制造弹子锁。当时,这种“洋锁”是少数洋行,尤其是美国耶勒(Yele)公司垄断的产品。“利用锁厂”敢于向这块阵地发起挑战,引起了洋人们的惊奇和忌恨。耶勒公司先想花钱收买该锁厂,遭到沈鸿的拒绝。收买不成便施展降价倾销政策,企图把利用锁厂挤垮。沈鸿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薄利多销,不但使利用牌弹子锁在上海站住了脚根,还远销到香港和南洋市场。通过这场商战,沈鸿一方面痛感民族工业深受外国势力的压迫,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中国货能与洋货竞争的信心。于是他开始产生了制造汽车的雄心。他利用代友人管理汽车队的机会参加修理、拆装汽车,同时夜以继日地钻研《汽车发动机构造》、《材料学》等书籍。他决定先从汽车零件和维修设备做起,1936年他设计制造了一套制造气门的机器,得到成功。可惜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沈鸿制造汽车的梦想未能实现。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沈鸿不愿沦为亡国奴,便于9月带领利用锁厂的7名青工,10部机床,乘两条小木船,随以胡厥文为首的爱国工商界迁移委员会向大后方迁移。
长途奔波到达武汉之后,沈鸿发现国民党政府无心组织内迁的工厂为抗战出力,只是溃散逃跑,没有明确的方向。正当他徬徨失望的时候,八路军平型关抗日大捷。同时他听到看到的种种事实证明,共产党是真心抗战的,于是他决心带了全部工人和机器,经西安奔赴延安。
抗战八年的大部分时间沈鸿在安塞县山沟里的“茶坊兵工厂”担任总工程师。在这八年里,为挽救民族危亡,沈鸿接受和解决了一项接一项的技术与生产难题。他以极大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向能够找得到的书本学习,向李强、钱志道、徐驰等专家和有丰富实际经验的老工人学习,经过反复实践探索,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使一个个难题都得到了创造性的解决据统计,八年中沈鸿与茶坊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共设计制造了供子弹厂、迫击炮厂、枪、火药厂和前方游动修械厂用的成套机器设备134种型号、数百台套。还为民用工业,包括制药、医疗器械、造纸、印刷、造币、化工、炼铁、炼焦、玻璃、石油等工厂设计制造了成套机器设备、单机和重要部件400多台件。经过这样的艰苦锻炼,沈鸿的知识和本领大大提高了,对抗战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此,他三次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1942年发给沈鸿的特等劳动模范奖状是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无限忠诚”四个大字。
抗战胜利后,沈鸿从延安到晋察冀解放区工作,曾任张家口龙烟煤矿代经理,兵工局华北企业部工程师。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进入北京,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43岁时与志同道合的吴平结婚,实践了“先立业,后成家”的夙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到1955年4月,沈鸿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任处长、副局长。他的主要工作是对全国工业状况的调查研究和与苏联洽谈援建项目。在国内,他跑遍主要工业部门的主要厂矿,对国外,他多次随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和其他领导同志去苏联考察、谈判,奔忙于北京、莫斯科之间办理设备交接工作。1955年9月到1959年8月,沈鸿先后任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地方机械工业)部长助理,电机工业部副部长和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一直协助张霖之部长工作。
在这以后,因为中国基础工业已初具规模,他将注意力集中到决定国家工业和军事实力的大型设备。1958年5月,在出席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期间,他写信给毛主席建议制造万吨水压机,得到批准。当年秋天便开始万吨水压机的设计工作。这时,我国的生产设备尚无制造万吨水压机的能力,沈鸿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拼焊结构。1959年8月到1961年底,沈鸿调任农业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在这期间,完成了万吨水压机的制造、安装和投入生产。同时期奉周恩来总理之命,协助水电部解决了三门峡水电站15万千瓦大型水轮机转子焊接的难题。1961年底,沈鸿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主持我国国防尖端工业所需九大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九大设备工程浩大,难度极高,前后历时9年,到1969年才最后完成。1961年底至1979年底沈鸿任一机部副部长18年,1980年至1982年初调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在这20年期间还主持了马鞍山铁路车轮轮箍轧机、本溪辊宽1700毫米薄钢板连续式热轧机、攀枝花钢铁公司成套生产设备、舞阳宽4200毫米特厚钢板轧机的设计制造工程;积极参予了汽车工业技术改造、葛洲坝闸门等工程;主持或参予了从仪器仪表到发电设备,从农128业机械到军工配套的大量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决策。70年代中期,为了汇总国内外机电工程的知识和经验,他主持编辑了总共25卷,3000万字的《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在80年代,又主持编辑了250万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1988年6月,沈鸿以82岁高龄离休
沈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是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外籍荣誉会员、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质奖章获得者。他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我国机械工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