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董瑶海 | 心系“风云”观苍穹 穿云透雨护民生
▲《科学中国人》封面人物:董瑶海
从太空俯瞰地球,人类的唯一家园如此美丽,海洋广阔、陆地多彩、山川巍峨、河流蜿蜒。但同时她也如此脆弱,沙尘、暴雨、台风、地震等灾害,轮番登场、频频光临。每天,地球上发生的一切风云变幻,“风云”卫星都尽收眼底。在回顾和书写新中国事业发展的澎湃历程中,“风云”气象卫星是其中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华章。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承载了几代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与荣耀,成为保障民生的“天眼”。回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那些精彩瞬间,当人们沉浸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惊艳里,当人们屏息观看冰场上飞驰的健儿,当人们为谷爱凌、苏翊鸣欢呼时,在赛场上空、万里之外,“风云”气象卫星也正紧盯赛场天气变化。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飞赴苍穹。在这背后,有来自太空的“气象之眼”在持续守望。“风云”气象卫星提供的监测数据,助力精准研判各关键节点的气象条件,锁定发射“时间窗”,守护航天梦。集中彰显大国风采的每一项重大活动,“风云”气象卫星提供的服务保障都熠熠生辉。
▲董瑶海在“风云四号”B星发射场技术区检查卫星状态后留影
对“风云”取得的成就,董瑶海由衷自豪。但见证了中国气象卫星事业挫折前行,他亦深知成就得来的不易。董瑶海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总设计师、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气象卫星总设计师,曾任“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总设计师。他为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完整参与了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D星的研制。他主持研制的“风云三号”,在工程实践中实现了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的多项技术新突破;“风云四号”实现了国际首创的红外高光谱大气温湿度垂直结构探测,以及多通道、高频次、高分辨、全天时、连续、灵活的探测能力,卫星综合技术性能国际领先。如今,“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相互配合,各担使命,成为中国获取气象数据最稳定可靠的来源之一。而由董瑶海担纲,全球首颗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气象卫星也正在研制中,旨在实现穿云透雨的连续观测能力。
“全球有9个世界气象中心,中国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唯一设在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气象中心,这足以看出我们在国际气象事业中的地位。”董瑶海说,这是航天人对中国气象卫星事业的自信。希腊音乐家范吉利斯(Vangelis)的《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以史诗般的气魄,常常被作为背景音乐去展现人类征服太空的荡气回肠。而让真正身处航天事业最前线的董瑶海去描述所从事的事业,史诗会被具象化,“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进阶史,正是一代代航天人敢想敢干,为实现防灾减灾这一朴素目标,冲破压力、挫折、失败,执着向前的拼搏历程。
大千世界 气象万千——看“风云”如何变幻
“‘遇到情况了’‘一切正常’……选一个模版消息发出去,通过卫星直传精确的经纬度信息,如果罗布泊遇险者能及时发送包含位置的求救信号,情况可能不一样。我们的理想也是将气象信息实时发到各种有需要的地方,服务国计民生,服务国家战略。”采访间隙,董瑶海兴奋分享了新购置手机的一键短报文功能。藏蓝色有领休闲衫,黑色运动手表,肩挎双肩包,进门时他脸上挂着笑容,温和又随意。
“微信启动页面上的‘地球’长焦特写,就曾出自‘风云四号’A星。”借由“地球摄影师”的这幅杰作,董瑶海打开话题,将“风云”系列卫星的发展做了梳理。
“风云”系列是个大家族。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四型”共21颗“风云”气象卫星,有9颗在轨运行。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属于极轨卫星,是太阳同步轨道低轨气象卫星,轨道高度在地球上空800公里左右,围绕地球南北两极运行,运行周期约100分钟,能实现全球覆盖,用于观测天气变化的细节;“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轨道高度为36 000公里,它们始终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用于对我国及周边区域进行气象探测。两种卫星数据共同使用,可完成对全球天气的近期和远期预报。
在众多重要领域,“风云”家族成员个个身手不凡,业务覆盖近百个行业,能持续为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被称为知冷知热的“百姓星”和服务全球的“中国星”。
2021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提供精准气象预报;为陕西“十四运”开幕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等贡献“分钟级”的气象保障……“这些服务都有赖于2021年6月3日发射的‘风云四号’B星,它搭载的快速成像仪卫星载荷可以实现1分钟间隔250米分辨率的高时空观测,能为精细化监测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准确实施提供有力支撑。”董瑶海介绍。
参加“十四运”气象服务的还有被称为“黎明星”的“风云三号”E星。它在晨昏时间进行观测,可弥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6小时同化窗口内卫星观测资料的空白,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它搭载的微光观测设备,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可“看得清”地球上的风起云涌。
而曾经微信启动画面的“拍摄者”——“风云四号”A星,它每5分钟观测一次我国及周边区域的气象情况,最高分辨率为500米;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垂直探测仪器和成像观测仪器同台工作,被称为中国气象卫星界的“实力担当”。
“‘风云’家族的未来会更加壮大,2035年前,我国将建成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综合观测体系,实现全球观测数据获取和处理时效1小时以内,在气象预报、气候预测、大气化学、生态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等应用领域起到主导作用。”大千世界,气象万千,且看“风云”如何变幻,董瑶海描绘的蓝图令人振奋。
屡遭挫折 完美转身——艰难打赢翻身仗
从1986年加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董瑶海从事“风云”卫星研制工作已近40年。从“风云一号”到“风云四号”,董瑶海见证了我国“风云”卫星事业的发展。意外、异常、故障——他了解如今誉满中外的“风云”气象卫星走过的路。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启动——是自己造卫星还是花钱买卫星,国内有两种不同声音。一种坚持自主研制,另一种则坚持“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买星”。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邹竞蒙力排众议,极力倡导自主研制。基于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争取到“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研制项目。
▲董瑶海在试验现场检查部件展开后的情况
董瑶海回忆,当时气象卫星发射周期长,通常8到10年才发射一颗。研发的卫星有两种,一种是极轨卫星,另一种是静止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分别由两个总设计师负责,一个是孟执中,一个是魏锺铨,我被分到极轨气象卫星组。刚进组并未直接投入卫星研制工作,而是跟随前辈学习,逐渐积累经验。”董瑶海说。
董瑶海对电路尤其计算机感兴趣,当时他觉得用Basic编的卫星测试程序,效率不高,便把《计算机原理》中的知识实践了一遍,用Fortran语言重新编了一套程序,后因试运行应用效果好,程序慢慢被研究院采用。
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在“长征四号”甲火箭的托举下一飞冲天。但39天后,意外发生。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云图接收、处理工作室里,大家发现,云图慢慢偏斜,最后只留下地球的一条弧线,卫星不见了。由于没有安装备份设备,众目睽睽下,第一颗气象卫星慢慢消失在太空。
紧随其后的“风云一号”B星同样留下了遗憾。1990年9月3日,“风云一号”B星成功发射。但十多天后,卫星出现异常,大家及时通过地面处理完成修复,但遇到了更棘手的故障,B星在元器件选用和软件设计上留下了未进行抗辐射加固的隐患,计算机电路芯片在空间高能粒子轰击下容易产生单粒子翻转的问题,随时会引发计算机工作失常、姿控系统故障。唯一的补救方法是加强地面对卫星的监视,及时纠错,减少损失。但在这年腊月三十晚上,危险达到顶峰,B星在轨道上遭遇空间粒子,星载计算机程序紊乱,卫星在太空不断“翻跟头”。
随后70多天里,一场卫星地面营救行动开始了。大家不间断地轮流值勤,一次次地挽救卫星,最终恢复正常工作,即便如此,卫星的寿命却大打折扣。不过,这次事故带来了一个意外收获,研制人员将“风云一号”卫星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之策汇编成册,在后来漫长的航天攻关岁月里,这些资料成为卫星可靠性设计和排故方案的典型教材。
对于董瑶海,通过参与“风云一号”A星和“风云一号”B星的抢修,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从事的事业。
“风云一号”A星在发射前6小时发现了问题,发射推迟。“任新民老总、孟执中院士,在地堡里连续三天三夜带着大家排除故障。那时是有线通信,在新疆、西安用于通信的电线杆下负责接收信息的人也站了三天三夜,这对我触动很大,前辈们工作起来很拼命。”董瑶海感慨。对“风云一号”B星进行抢修,董瑶海学习了姿控知识,与同事一起做仿真,他学到了仿真技术。“能在地面把天上卫星的情况仿出来,我感觉很有挑战,正是由此我对卫星研制产生了浓厚兴趣。”董瑶海说。
为随时对“风云一号”B星的失控状态进行调整,董瑶海在西安待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对卫星各类技术着迷,又尝试拓展知识边界的他也在努力提升自己。不间断的积累也直接作用于后来的工作中,在“风云一号”C星、D星的研制中,董瑶海提出了“表格化管理控制卫星技术状态”的工程管理方法和“720小时可靠性增长试验”,为卫星实现“高可靠、长寿命”目标莫定了基础。
而为保证卫星的运行质量,到敦煌、乌鲁木齐、喀什等地进行野外作业,艰苦的环境让董瑶海更坚定为航天、为祖国奉献的拳拳之心。“以执着之心承担起热爱的事业,虽会历经重重挫折与失败,但心有所向,终会迎来气象卫星的成功与辉煌。”这是董瑶海的感悟。
“风云一号”A、B星的失利使“风云”卫星研制一度陷入低迷。尽管如此,“风云”团队还是再度重启了“风云二号”A星的研制。3年后,“风云二号”A星发射成功,但在运行10个月左右发生故障,后经不懈努力,卫星实现正常运行,获取有限图像。
1999年5月10日,“风云一号”C星成功发射,在轨稳定运行达7年之久,超期服役5年。“风云一号”C星完成了我国气象卫星研制历史上由屡遭挫折到圆满成功的完美转身,揭开了我国长寿命、高可靠性卫星运行历史。作为我国第一颗三轴稳定太阳同步极低轨道业务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星的成功发射还有另一层特殊意义。发射前两天的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风云一号”C星的成功发射在我国的政治外交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让国人在沮丧中觅得光明。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风云一号”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虽然紧随其后的“风云二号”B星未实现业务化,但却为“风云二号”系列的后续卫星积累了宝贵经验。之后,光明到来。2002年,“风云一号”D星发射升空,第一次实现了遥感卫星的长寿命业务运行,成为目前国内寿命最长的在轨遥感卫星之一。
2004年,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传来喜讯。“风云二号”C星成功定点,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应用卫星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对“C星”做出了高度评价,并将其列为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的重要业务卫星之一。
此后,从2006年到2014年,我国先后发射4颗“风云二号”系列卫星,颗颗成功。长期稳定运行的“风云二号”卫星,挑起了国家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重任。
跟跑并跑 并跑领跑——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2008年,一颗“新星”——“风云三号”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此后,“风云三号”B星、C星、D星相继发射成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实现多星组网,各卫星功能互补,使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更新时效缩短为4小时。
2016年年底,“风云四号”A星发射成功,开创了首颗试验星直接投入业务运行的先河,伴随着全部国家级气象业务平台完成“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卫星业务切换,“风云四号”卫星正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
中国气象卫星事业走过50余年发展历程,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开创了中国特色遥感卫星的研制体系,推动了我国定量遥感相关基础工业的跨越发展。
对于经历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壮大历程的董瑶海,如果说参与“风云一号”系列卫星的工作是他的学习和积累期,那么作为“风云三号”A星、“风云四号”A星总设计师,担纲两颗卫星的设计研发就是他厚积薄发的时刻。
为在气象卫星领域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2000年11月“风云三号”获正式立项,目标是获取地球大气环境的三维、全球、全天候、定量、高精度资料。在执行“风云三号”航天工程任务的过程中,孟执中院士退休,董瑶海接任总师。
40岁担任总师的董瑶海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对即将面临的未知压力他泰然处之,对唱衰的言论他全然不在意,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把事情做好。“像孟院士那些老前辈,他们不计较名利,不在乎环境。刚来上海组建团队时,他们住在猪棚改造的房子里,并苦中作乐取名为‘养猪新村’,在破厂房里搞气象卫星,外国人参观后直摇头,认为中国人搞不成气象卫星,但老前辈就是做成了。我也要争口气,中国的卫星不比外国的差。”董瑶海语气坚定。
牢记着恩师孟执中院士的教诲,作为总师,董瑶海更要熟悉光学、机电、力学、热学等卫星系统知识。在“风云三号”正式立项前,预研工作已进行多年,曾是副总师的董瑶海在带团队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为实现部件的长寿命目标,董瑶海带领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做平台稳定性建设。“当时的陀螺、红外探测器的使用寿命不足,计算机虽稳定但性能还差一些,如何把它们组成一个稳定的大平台、承载那么多大仪器,这是我面临的最大压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待在系统控制单位一年多。一度遭遇瓶颈,我就像掉进一个50米深的大坑爬不出来。”董瑶海说。苦思冥想也无法实现目标的时候,团队就停下来,再转换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在不断调整中找到方向,在坚持不懈下难题得解,直到卫星发射成功,董瑶海才觉得自己从“坑”里爬出来。
“风云三号”之前的卫星发射,总师一般都在发射基地处理解决问题,但董瑶海认为西安的测控对于保障卫星成功发射也至关重要,于是发射前他去了西安。也是从他开始,打破了总师只在发射基地的惯例。
“发射前两周,我去西安,组织大家反复讨论飞行程序,讨论故障处理流程,尽可能捋清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处理一个前期未预见到的问题,我们连续工作多天,日夜颠倒,为保障卫星没有任何问题上天,我们都豁出去了。”董瑶海回忆道。“风云三号”发射前一晚,董瑶海紧张得睡不着,“搞航天的人差不多都有焦虑的毛病。”董瑶海坦言。
许多人不相信“风云三号”能成功,但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了。2008年5月27日,“风云三号”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装载11种先进探测仪器,具有运动部件多、有效载荷多的特点,且大部分仪器属于首次上星,仪器的定量探测性能要求高、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大,整星研制水平与国际同类气象卫星相当。
2008年11月,“风云三号”A星正式投入业务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从“风云一号”到“风云三号”的技术升级换代,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
追逐星辰大海的征途上,航天人总是步履不停。2008年“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2009年,董瑶海就投身“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工程建设中,与初次担任总师不同,这次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风云四号”气象卫星计划发展光学和微波两种类型的卫星,所以在研制时面临不少技术难题。
董瑶海曾带团队去欧洲“取经”。美、欧由于技术、经费等方面的因素,把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垂直大气探测仪分别装在两颗卫星上实现成像观测和垂直探测,以避免两台大型光学仪器运动部件带来的动力学干扰等技术问题。董瑶海就此曾提出质疑,他认为两台仪器应该装在一颗卫星上。
在“风云四号”A星上,董瑶海的这一想法得以实现。“能将两种载荷同时装到‘风云四号’上,因为我们解决了卫星平台微振动测量和抑制等核心关键技术。”董瑶海透露,为了克服微振动影响,研制团队在对卫星十余个转动部件振动特性与传递路径的分析、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的方法,并在工程上成功实现了振源隔振装置和有效载荷隔振装置的研制。“这相当于给单机坐上‘软沙发’,成功隔绝平台微小的振动影响,微振动抑制效率达到90%以上,为探测仪器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良好的力学环境。”
三轴稳定控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卫星对地观测的时间效率,也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多载荷装载的要求。但由此也带来了在卫星姿态控制、结构设计、热控设计等方面的一系列难题。美国同类气象卫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006年,共计发射了6颗三轴稳定的静止气象卫星,才真正稳定控制了卫星的高精度观测。作为我国首颗采用此项技术的高轨定量遥感卫星,“风云四号”A星需要在一颗卫星上解决美国数颗卫星才解决的问题,难度可想而知。而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控制要求要达到“角秒”级别。
在2009年,国内没有高轨卫星能够做到“角秒级”的精度水平,国际上能做到的也寥寥无几。甚至姿控专家都认为角秒级的指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在董瑶海带领下,系统研制人员从任务需求出发,对姿控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设计、核对和核算。前后花了近5年时间,才顺利攻关,一点一点完成了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国内高精度卫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借鉴。
▲“风云四号”(02)星实验队合影
根据设计要求,“风云四号”研制团队历时多年攻关,先后攻克了卫星高精度姿态确定方法、热变形在轨辨识和建模技术,以及姿态、轨道和热变形补偿技术等技术瓶颈,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使我国静止轨道定量遥感卫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6年12月,“风云四号”A星顺利升空。卫星装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可在垂直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测。“相当于对大气进行CT扫描,这也是国际上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次装载,获取的高光谱大气数据可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董瑶海介绍,“卫星装载的我国自主研制的闪电成像仪,一秒钟可以拍摄500张闪电图,探测区域范围内的闪电频次和强度,这可以用来实现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跟踪,提供闪电灾害预警。”天气预报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风云四号”A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还提供包括云、辐射、温湿度、大气、导风等34种数据产品。
“我一共主持研发了3颗星,其中两次首发,‘风云三号’A星有孟院士鼎力支持,如虎添翼,‘风云四号’A星是我带领团队持续攻关,经历了焦虑掉发、失眠忐忑的痛苦时刻,但最终‘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传来的那一刻,大家紧紧相拥,成功的喜悦让所有的辛苦变为值得。”谈起成功发射的那一幕,董瑶海还是很兴奋,“高轨也好,低轨也好,‘风云三号’也好,‘风云四号’也好,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跟美国、欧洲同台竞技。客观来讲,我国的气象卫星在某些方面确实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
智能精准 开放包容——乘势而上谱新篇
“中国的气象卫星为什么进步快,因为我们接受全世界检验,数据完全公开,有人说卫星不行,数据不好用,我们就不断改进,50多年一直是这么做。”董瑶海说。
这也是董瑶海团队的工作作风,踏实严谨、孜孜不倦,传承自孟执中院士等老一辈航天人的工作风格已经渗入团队每个成员的血液中。团队讲究技术民主,允许每个人提出相反意见,旨在把技术要点真正弄清楚。
大家在技术攻关上是团结的,但也要在自己的专业上达到精深。“群雁高飞头雁领”,这与团队负责人董瑶海的个人风格有关,作为总师,他的知识面很广,同时他又刻苦钻研,在专业技术上有很深造诣。“卫星研制涉及技术领域广,一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成为行家不可能,所以从孟院士开始,团队就非常注重带领大家钻研技术,要求每个人在自己负责的技术领域要做精、做专。我们团队也传承了‘技术为上’的比学赶超风气,我要求主任设计师在自己负责的技术领域,要勇于超越、要成为‘领头羊’。”在董瑶海的带领和严格要求下,团队已经培养了5个总设计师,这让他很自豪。
除依靠团队的自我提升,董瑶海也重视通过与他人合作来解决气象卫星研制中遇到的难题,尤其是通过与高校相关合作,团队不仅闯过了科研难关,同时还摸索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高校联合培养团队成员,进修博士,个人能力能获得全面提升,卫星发射成功之时正是成员攻坚克难毕业之时。
董瑶海认为只有热爱一件事才能做好它,而他半生都因热爱献身“风云”事业。他也清楚能一直坚持自己的热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在科研前线攻关,爱人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刚结婚时,我告诉我的爱人,我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航天。从此,她便默默支持我,工作再忙,回家再晚,她都毫无怨言。”
在董瑶海团队中,在整个气象卫星事业中,为了热爱的事业选择坚持,为了爱人的热爱选择支持的例子很多。正是因为有这些特别能奉献的人,才有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辉煌成就。
董瑶海听母亲讲,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台风登陆,但没人知道具体登陆点,最终台风到了浙江省象山县,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他认为,做工程研究追求的第一目标应该是造出来的卫星要有用,把台风、火灾、暴雨报得更精准,而不是简单地去比拼性能。
虽然目前全世界气象卫星的资源是公开的,所有国家都可以使用,但中国自主研制的“风云”系列卫星仍是我国在气象数据提供上最稳定可靠的来源之一,只有我们的气象卫星更强大,才能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董瑶海透露,在现有“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的基础上,我国已在谋划未来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的宏伟蓝图。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将通过高低轨卫星智能协同,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快速机动响应;将建立开放、包容的风云卫星标准体系,允许具备不同规模和能力、符合标准门槛的卫星观测系统接入,实现体系综合观测效能的不断补充完善;还将建立覆盖卫星上下游的风云生态系统,集合各类平台资源,实现卫星“点对点”定制服务能力和灾害信息实时送达能力,推动风云卫星更广泛、更便捷地应用服务。未来,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将从目前的“国际先进、局部领先”向“国际全面领先”迈进,成为国际气象卫星技术发展的领航者。
“大尺度气象预测实现后,在第三代我们力图解决小尺度范围内的灾害性天气预测问题。未来的气象预报会更精准,大家会有明显感受,比如在下雨范围内的学校可以放假,而不在下雨范围内的相邻学校要继续上学。对龙卷风、泥石流、大暴雨后的次生灾害,这些现在没能力解决的灾害天气预报问题未来会解决得更好,森林火灾会在还是‘星星之火’时就实现预警,火势来不及扩散时就被熄灭。这样我们的列车就不会因泥石流突发而脱轨,消防员也不会因火势得不到控制而牺牲……”作为担纲者,董瑶海正积极推进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的构建。
航天事业时间紧、任务重,选定这项事业就要面对压力,也要学会解压。每个人都有特别的方式,董瑶海喜欢看穿越小说,想象自己是小说里的男主角,带领大家去征战,武功、诗词样样精通。“看穿越小说可以劳逸结合,把自己带进去可以解压。”董瑶海笑着说。
其实,小说虽是虚构,但气象卫星用“十八般”技艺预测未来气象状况却正是现实版穿越能力的展现。通过阅读小说,董瑶海不仅是在释放压力,也是想要自己变得更强大,为气象卫星事业作更多贡献的愿望投射。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