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追着强震跑的她,是我国地震灾害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地质灾害研究在人们的眼中是怎样的?
艰苦、与危险相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一领域的研究似乎是男性科研工作者的领地。然而在中国的地质灾害研究领域,却始终不乏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身影。作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支有生力量,女性学者活跃在中国地质灾害研究领域,以专业所长守护一方平安。
11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发布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公示名单,在众多获奖者中,有这样一位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她就是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范宣梅。
范宣梅
在强震灾害“无人区”探索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让正在成都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的范宣梅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至今,范宣梅仍清晰地记得地震发生时的所见所感。
地震发生时,她所在的学生宿舍6楼,震感非常强烈,大家什么都顾不得了,纷纷冲下楼,当晚几乎全校师生都集中在学校操场上过了一夜。据范宣梅的导师推测:“这次可能是龙门山断裂带发生了地震,震级很高,伤亡肯定不小,后续的次生灾害只怕也会很多。”
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判断被一一验证。
在帐篷里住了一天多后,范宣梅随同导师来到受灾严重的北川地区,并目睹强震引发的“灾害链”:道路冲毁、房屋倒塌、河流堵塞。
天灾之下,她第一次感到,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且脆弱。作为一名研究地质灾害的学者,她隐隐觉得,或许自己能做点什么。
范宣梅在汶川震区进行野外勘测
原本范宣梅的博士课题是做普通山体滑坡的,如果沿着这个课题做下去,轻车熟路,她很快就能博士毕业。但这一刻,她想:“既然我是做地质灾害研究的,就应该选择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最严重的灾害,选择最难攻克的科学问题。”从那以后,她变换了研究方向,开始与大地震以及地震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缠斗”。
其后14年间,范宣梅的团队成功建立了三大预测模型:地震诱发滑坡预测模型、震后地质灾害及灾害链数值模拟预测模型、震后泥石流预警模型。
这些模型被应用在2013年芦山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及2022年泸定地震等多次地震后的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震后抢险救灾的方式和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留在青藏高原的足迹
十几年来扎根在地震灾害一线,祖国的强震发生时总会看到范宣梅及其团队的身影。而经过时间与岁月的磨砺,她也成功从一名地质灾害领域的学生,成长为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在范宣梅办公室,有一格书架摆满了形状各异的石头,这些石头每一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都是范宣梅从地质考察现场带回来的。“我近几年正在做的工作,也是未来想要一直做下去的工作,是关于青藏高原的。”她说。
21世纪以来,强烈的构造运动、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让青藏高原变得越来越“危险”,成为最容易酿成巨型地质灾害的地区。守护高原、守护高原人,守护高原之上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川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是范宣梅最大的梦想。
为了这一目标,范宣梅组建了青藏高原冰冻圈灾害链研究团队,多年来不断在青藏高原地区实践、探索。
范宣梅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开展冰川冰湖灾害链科学考察工作
随着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加剧,范宣梅敏锐捕捉到了强震灾害链研究的学科交叉新方向。“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放大器,它的同期升温速率为全球升温速率的两倍,这是构造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合作用造成的,所以青藏高原是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冻圈灾害链的天然实验场。”范宣梅说道。
早在2018年年底,她就着手对冰川灾害链开展了研究部署,与团队成员完成了部分冰川的遥感提取、冰岩崩碎屑流的实验方案设计,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
为了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范宣梅要带领团队实地考察2000年易贡大滑坡,到达目的地之后,众人却发现经过20年时间的流逝,此处的滑坡面已长成一片茂密森林,多处滑坡灾害地貌已无处可寻。身体的劳累与心中的遗憾交织,每每此时,范宣梅都会鼓励队员,坚持往前走,一定能有所发现。
步行三小时后,团队终于到达了一处巨大侵蚀沟,这条侵蚀沟由滑坡堆积体不断侵蚀形成,经过20年的地质活动,在原有基础上下切几十米之深。这为他们今后的实验探索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目前这支研究团队正致力于研究青藏高原的冰岩崩碎屑流灾害、冰雪融水补给泥石流灾害、冰湖溃决-洪水灾害链等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灾害,为青藏高原灾害防治与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多年来范宣梅获奖无数,她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也是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Richard-Wolters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中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获奖者)。在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之后,范宣梅的心态依旧一如往常。对于她来说,不管时间如何更迭,获得多少荣誉,她内心对于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爱始终不会改变。
该怎么形容她对地质灾害研究的这份爱呢?
范宣梅想了想,然后用一贯轻快的语调说道:“大概就是——既有初恋般的热情,也有婚姻般的坚守。”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