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用真诚保持初心 用坚守守护科普——记第15届大众科学传播奖新锐人物卞菁
作者:戴丽昕
卞菁,长相秀气、温文尔雅的“90后”,是本次大众新锐人物中最年轻的一位女孩。10多年来,她以导演的身份参与拍摄制作百余部科教电影并获得多项奖项,在此次大众科学传播奖申报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为她写推荐信,得知自己获奖,她诚惶诚恐地说“自己没想到会被认可”,她呼吁给科普宣传更多的平台。
不为猎奇做科普
卞菁从小就在科技环境中耳濡目染,她从小就在科技环境中耳濡目染。作为一名“90后”,上学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抢着看绿色书皮大熊猫封面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和上海少儿社出版的黑色封皮《十万个为什么》。她说:“小时候谁要是有这些书就能成为班里的‘孩子王’,那个时候小小的我们对未来的一切畅想全都是从这套书里面学习到的。成为一名科教影视纪录片导演也是为了圆我童年的梦想。”2013年大学毕业后,卞菁进入上海东影传媒有限公司。当时,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正在做把老科普视频通过技术手段修复成高清版本的项目。她一下子就被老科普视频拍摄的内容震撼,说起当时自己的感受,就是“电光火石、一眼万年、一拍即合”。从此,她就沉浸在科教电影的世界里。
自媒体时代,信息量爆炸;短视频兴起,大流量为胜。科普视频如何彰显魅力,如何让更多的人可以轻松获得科普信息?作为年轻的“90后”难道不想成为一名UP主吗?卞菁说自己也曾找过很多视频网站,希望大家可以合作,但是很多网站给的建议是“你的科普视频不够奇特,要让视频更加猎奇”。对方还建议她去看一些当下比较热门的《如何生产冥币》等视频。这让她十分困惑,也曾在流量和作品之间犹豫,经常自问:“猎奇科普视频是真正的科普吗?这是我真正想让老百姓看到的内容吗?”经过深思熟虑后,她选择做真正的科普视频和科教电影。她说:“我们上科影传承了老科影的衣钵,坚持在新时代持续输出原创性科普内容,这是我们新一代科影人的责任和使命。”
生命攸关的30秒
科教电影通常会拍摄大量的素材,有时为了等一个花开过程要原地拍摄几天,但这些在卞菁的眼里都“不是事儿”。在拍摄《大山的精灵——香菇》这部科教电影的时候,卞菁为了一个野生香菇生长的镜头,需要进到大山深处去拍摄。5月的天气本就多雨,深山里的天气更是变化莫测。当拍摄好这个镜头后就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当摄制组在深山的河边快速撤离的时候,突发泥石流……“我们装镜头的箱子从悬崖上摔到了山谷里,对于影视工作者来说这就是‘吃饭的家伙’。摄影师在老乡的带领下奋不顾身去找镜头箱,所幸镜头完好无损。那天下山就用了5个小时,简直就是在用生命和时间赛跑。”卞菁说。
“作为导演,我要为团队里每一个人的生命负责,真庆幸大家都完好无损。当时拍摄的镜头,最后呈现到片子里只有30秒左右,观众看科教片时觉得是很普通的一个镜头,实际上这个镜头可能是我们用生命去抢来的。”《大山的精灵——香菇》这部科教电影获得了2017中国科教影视“科蕾杯”奖项,就在不久前也获得了电影上映的通行证“龙标”。而卞菁的目标是获得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项,她说:“我坚信只要努力,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的。”
我的爱豆叶先生
卞菁对科教电影充满热爱,对自己参与叶叔华院士的电影《星河一叶》中的细节更是如数家珍。她说:“年轻人热衷追星,有自己的爱豆,我的爱豆就是叶先生。她的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反复学习。”正如叶先生在顶科论坛上所说:“If you want it,just fight for it.”卞菁翻译的是:“爱拼才会赢。她的这种精神也激励了我,也是在她的鼓励下我才有勇气参加大众科学传播奖新锐人物的评选。我钦佩她的远见,我国的VLBI工作、ASPG计划及现在SKA等都是她主导参与的,‘战略科学家’这个称呼说的就是她。”
卞菁希望社会能给科教电影多一些播放平台,她也为这个目标努力。为此,她和上科影科技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友们成立了“新时代科技放映厅”科技志愿品牌,成立以来已组织线下放映近百场,参与线下活动的人数超过了30多万人。“未来新时代科技放映厅,要把优秀的科普内容、科普资源带到更多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卞菁说。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