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掀起了短视频科普风暴,吸引了170万粉丝关注!
洗澡也可以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学好化工还能做人工心脏?……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入驻某短视频平台,以更新潮的方式,面向普通大众进行科普。
金涌院士短视频平台界面
作为流态化、反应工程领域领军人物、循环经济领域相关学科发展与实践开拓者,金涌在“入驻”视频中认真地告诉大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能靠技术引进,不能靠别人,我们的知识要从我们的社会里自主产生。”截至目前,金涌已收获170余万粉丝。
在清华的日子
百余条短视频让金涌火出了圈。其实相较于现如今的网络爆火,他相对平静的人生前半场,才能真正体现出他领域“大牛”的地位。
1959年留学苏联,以所有课程满分成绩毕业于苏联乌拉尔工学院的金涌,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73年进入清华后,他就一直扎根于此。
年轻时的金涌
在清华大学,金涌创建了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以下简称“研究室”)。在研究室的支撑下,金涌和团队成员开始向着化学及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碳纳米管——攻关。
2001年,在国际纪念碳纳米管被发现10周年的学术大会上,金涌所在的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宣布实现了成吨碳纳米管的制备,解决了碳材料大批量生产的世界性难题,整个会场为之轰动。但是这一爆炸性科研成果,却没有得到中国企业家的青睐,为了不让材料砸在手里,他们只好以200万美元卖给了国外的一家风投机构,结果这家机构把碳纳米管用了在锂电池里,现在每年能产生几百亿元的利润。
至今,金涌回想起这件事情来都觉得很受挫,从此他就开始思考:这么好的材料,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们没看上,是不是我们对于这一材料的科普没有做到位?从那时开始,科普的种子就渐渐在金涌心中萌芽。
一句对话引起的深思
金涌决心做科普,离不开一句话的“刺激”。
十几年前,他受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邀请,去给中学生化学教科书提一些指导意见。当时,金涌“很不客气”地指出,中学老师“没把孩子教好”,没有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然而,对方马上“更不客气”地反驳道:“我们中学老师既不去工厂,也不做科研,对于最前沿、最新鲜的知识,我们当然知道得不多。你们这些大科学家是干什么的?”金涌一时竟无言以对。
金涌回忆当年的“质疑”
回去之后,金涌将这份质疑提给了其他院士及清华大学的同事们。在金涌的倡导下,2009年一批院士决定为青少年做化学科普。在这一理想的驱使下,金涌耗时6年,组织制作系列科普视频及配套书籍印刷2万册,赠予全国各中学,让更多中学生对化学科普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金涌也因此两度荣获“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逐渐兴起,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退休后的金涌更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短视频平台的科普传播上。
在科普视频制作过程中,金涌带着大家动手撰写脚本,并通过动画制作、演员表演等多种形式,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在抖音开学公开课上,金涌说,所有科学家都应该去做科普。在他的感召下,20位院士参与录制了抖音推出的《院士开讲》栏目,在2023年9月的抖音开学公开课中,也有十多位院士参与。
其实,短视频平台只是金涌的战场之一。金涌在很多场合都做科普,从线上到线下,都有他的身影。
多年来,他针对不同的科普对象,树立了清晰的科普目标。给学生科普,是为了种下对化工行业热爱的种子;给企业家科普,是为了让企业家能够选择有前景的技术投资;而对官员科普,是为了影响顶层设计。
金涌说,顶级的科普是能够培育出科学家的。即使自己目前能力有限,他也不放弃微小的努力。
2023年金涌出版了《院士解锁中国科技:72变的化工王国》,该丛书主要面向小学中高年级的读者,内容涵盖化工领域的基本概念及常识,选取了17个接近孩子生活的化学工程领域主题,以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一个人对科学的兴趣往往源于热爱,而热爱的前提是要产生‘共鸣’。我一直从事科研,深刻理解这个‘共鸣’对于创新的意义与价值。”金涌说。今后,他还希望为国家再多培养一批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年轻人。他说:“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只有科普才能长出优秀的人才来。”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