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人来说,“找油”是根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何将储藏在石缝里、海洋里、陆地深层的油气“挤”出来,始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不同学科、多个团队协同作战。......
创新大赛|走出青创大赛,“我们”会变成“他们”吗?
在往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涌现出许多耀眼的科研新星。他们从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走出来,走到更高更大的舞台上,走进更深层次的研究中,走到不同的社会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辉煌的篇章。而当他们以学长学姐的身份回到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又会与学弟学妹们碰撞出怎样的交流火花呢?
转变:从参赛者到志愿者
“工程组的同学往这边走,不要掉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着志愿者衣服的龚恒一正在引导学弟学妹们参加封闭答辩。有同学上前和他攀谈,才知道这位正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读研的学长,曾经也和他们一样,经历过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洗礼。
那是在高中时期,龚恒一带着自己研究的“基于液态的电磁柔性机器设计与实现”课题参加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在那次课题中,他作为一个科研零基础的学生,受到多位科研人员的耐心指导,从不敢动手到逐步操作,经历了实验、失败、迷茫、坚持,最终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这次大赛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大的收获是他不再畏惧那些不懂的问题,而是有勇气去求知。带着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他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最终成功地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读研。
如今,龚恒一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这个舞台,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他认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个完美总结,更是传承科学精神、增进交流互鉴的契机。龚恒一表示,从一个被评价的参与者转变为帮助他人的志愿者,让他感受到了成长和进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为学弟学妹们在科研道路上提供帮助和支持。他相信,这种传承和帮助会随着学弟学妹们的成长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这次活动中,龚恒一有幸与来自自己母校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学弟学妹们相聚,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友见面会”。虽然他们之前并不相识,但见面时仍能感受到当初自己参赛时的影子。
左一是龚恒一
三位学弟学妹名叫张越诚、高偲玥、于子馨,分别带来了“基于多传感器的火灾预警巡查机器人”“电化学还原CO₂与亚硝酸根合成氨及尿素性能研究”“家庭旅行绿色出行客观影响机理研究”项目,涉及工程、化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虽然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差较大,无法在学术上给出建议,但龚恒一相信在对科研和比赛的感悟上他们是有共鸣的。他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和体会,希望学弟学妹们尽情享受比赛,勇敢追求科学梦想。
他真诚地建议道:“如果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能有做科研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因为当你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探索时,你的动力是无穷无尽的。”
共鸣:相信坚持的力量
相比起还在读研的龚恒一,在今年首次举行的“学长说”朋辈交流活动中,李星野和赛罕娜这两位已经参加工作的学长学姐给参赛学生们分享了成长道路的多种可能性。
李星野是200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如今已成为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一名医生。他回忆起自己参加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的情景,那些初次设计选题、开展科研、撰写论文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让他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与今年的参赛学生们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从化学生物基础专业到医学领域的转变,不仅让李星野完成了专业的跨越,还对科研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戏称自己为“科技工作者的逃兵”,鼓励同学们如果对某个科研方向感兴趣,一定要勇敢尝试,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积累经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他也提醒大家,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并不喜欢某个方向,也要及时调整,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学弟学妹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特别好奇,提了各种问题,他一一作出解答。当被问及第一次上手术台是否害怕时,他坦言,那种害怕的情绪早已在大学时期的解剖课上被克服,当时明明对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尸体心有余悸,但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还得晚上熬夜解剖。
在工作中,真正的挑战往往来自于长时间的值班和疲惫不堪的身体,尤其是在面临申报项目截止日期快到了等紧急情况时。他勉励学弟学妹们,不管是在科研还是普通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崩溃时刻,这个时候就要学会调整心态,相信坚持的力量。正是那些看似艰难的时刻,最终会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原动力。
传承:培养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另一位分享经验的学姐是赛罕娜——2012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得主,如今在北京市第八中学担任教师职务。她深耕理论物理领域多年,在光学、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学习经历。在与学弟学妹们的交流中,她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己做实验时的感受,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北京科学中心供图)
赛罕娜认为,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可能至少要扎下去学9年”。她指出,做科研与初中高中的学习截然不同,需要扎根实验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益于她曾经参加过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过科研实践的经验,才能很快习惯这种生活节奏。同时,她也提醒大家,科研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她分享了自己应对挫折的小妙招:首先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注意培养直觉和洞察力,逐渐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其次,深信自己获得的哪怕每一个微小结果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次;最后,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保持洒脱从容的心态,相信即便在经过努力后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峰,攀登过程中积累的能力、经验和意志品质也会让自己受益终身。
这三位学长学姐的经历和建议,不仅为参加本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动力,更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和目标。这种学长学姐和学弟学妹之间的朋辈交流不仅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传承科学精神,培养科技创新后备力量中的重要作用。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文字:记者 赵玲
图片(除署名外):记者 张星海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创新大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