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人来说,“找油”是根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何将储藏在石缝里、海洋里、陆地深层的油气“挤”出来,始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不同学科、多个团队协同作战。......
刘兴洲:为导弹创造不竭动力
冲压喷气发动机是导弹常用的一类发动机。一般来说,战术巡航导弹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的情况比较多,而超音速或亚音速的靶机上也会装备这种发动机。这意味着,要想造出命中率精确的导弹,制造出好的靶机,冲压喷气发动机必不可少。著名的冲压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一辈子都在为导弹创造不竭的动力而奋斗。
刘兴洲院士(1933.3—2011.11)
冲压发动机这么专业具体的名词,少年的刘兴洲哪曾听说。年幼时,侵略者飞机在我国领土上的狂轰滥炸使他印象深刻,所以,他很早便立下了造飞机保卫国家的志向,心心念念的只有飞机。不过,正是这个理想引导刘兴洲走向了航天事业,走近了冲压发动机。
18岁,风华正茂的刘兴洲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后,他被分配到了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24岁大学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到了刚成立不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了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虽然刚开始刘兴洲最心仪的研究对象是飞机,与研制冲压发动机有所偏离,可是刘兴洲对国家的分配毫无怨言。他说:“真正的专业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不是学什么干什么,而是干什么学什么。”
刘兴洲院士和他的书法作品
“现今世界上,谁也不会把最先进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强大国防。”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军人的一席话让刘兴洲永生难忘。“自己的”这三个字在他心目中深深扎下了根,成为他日后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坚强动力。
立志易,做成难。尤其是当时的环境恶劣,使他们面临各种困难:关于冲压发动机的研究资料很少;实验室条件艰苦,缺东少西……他和小伙伴们只能自力更生。尽管研究环境恶劣,但是他们不怕。严谨务实、勇于攻坚的科学精神是刘兴洲和同事们的创新法宝。
在增强理论知识的同时,刘兴洲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他十分喜欢自己的研制工作,甚至视试验为科研工作者的节日,认为这是收获最大的时候。他曾说:“我觉得试验现场是最生动、最有启发性的,有好多情况单靠记录是了解不到的。”
经过无数挫折,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刘兴洲带领研究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多项研究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主持研制成功了两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CF-06发动机的研制中,成功解决了低温起动、提高燃烧效率、火焰稳定器烧蚀等技术关键难题;在CF-03D发动机研制中,出色解决了发动机快速起动等问题;撰写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报告”……
刘兴洲把青春和年华都奉献给了我国航天动力事业,也把勇于攻坚的科研精神带到了其他项目上。2006年,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的燃烧系统研制项目正式立项。让火炬在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环境里稳定燃烧,显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课题。当时已经73岁的刘兴洲欣然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担任了总设计师。他和年轻人一样加班加点,经过700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奥运史上最美的火炬。刘兴洲“火炬院士”的美称便由此而来。
刘兴洲院士为奥运火炬研发团队的总设计师
刘兴洲院士作为奥运火炬手传递火炬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刘兴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