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人来说,“找油”是根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何将储藏在石缝里、海洋里、陆地深层的油气“挤”出来,始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不同学科、多个团队协同作战。......
科学家的故事—— 核物理学家于敏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颁奖词。于敏以他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贡献,向我们演绎了为国奉献精神的真谛。
于敏,1926年出生在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就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两年后,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1951年被调到中国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时,钱三强找他密谈,神情严肃地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心中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从此,便开始了他在大荒漠苦苦专研氢弹试验的30年隐姓埋名生涯。
上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世界各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技术支持,中国的氢弹研究完全是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他和同事们知难而进、废寝忘食、昼夜奋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有一次,组内一个专家看到国外报道了一个新的截面数据,这个数据非常理想,因涉及到氢弹技术的难点而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如果实验数据是对的,将对热核反应大有用处。然而怎样才能鉴别数据的真伪呢?如果采用重复实验的办法,不仅要花掉大量的经费,而且还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这值得吗?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于敏为了判断这个数据的准确性,经过两天连夜潜心验证后,充满自信地在全所宣布外国报道的数据是错误的,他从核反应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各种物理因素,进行了详尽的数据推导,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那个实验,后来国外的实验结果也论证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于敏的严谨和敏锐,让处在起步阶段的氢弹研究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并在他的引领之下渐渐步入正轨。
1965年冬天,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同科研人员探讨,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正是因为以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家们极端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了只用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奇迹,令国人自豪,让世界震惊。
然而,于敏并没有停止脚步。为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他又带领团队在四川绵阳的深山开启核武器研究的新征程,日夜无休止的科研加上实验中放射性物质的侵害,使他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死神曾三次与他擦肩而过,但都没能让退缩、放弃,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使我国核武器技术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保持着谦逊,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19年9月17日,国家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对他的最高褒奖。“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这正是对于敏一生的真实写照。他隐姓埋名近三十载,奉献青春年华,兑现了对祖国的誓言,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国家和核事业,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贡献,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