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人来说,“找油”是根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何将储藏在石缝里、海洋里、陆地深层的油气“挤”出来,始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不同学科、多个团队协同作战。......
夜观小麦开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有一位科学家,将家属安顿好之后,义无反顾地奔赴“大后方”。不惜在战火中培育、转送“麦籽”,只为了让百姓在战乱中能够填饱肚子。这位科学家就是,“中国现代小麦奠基人”——金善宝。
1920年金善宝在南京大胜关小麦试验场(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立志以“农”兴国
生于农村的金善宝,从小目睹农村贫困的景象,便立志要“振兴中国农业”。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毕业后,金善宝放弃了成为教员的机会,选择前往小麦试验场担任技术员,开启了他建设我国农业科学和农业教育的一生。
在试验场的日子,金善宝亲力亲为,像只勤劳的小蜜蜂,天天在庄稼地中忙进忙出。此外,他将实践经验与学生时代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也在院校从事农学知识的教育工作。
1930年,金善宝获得浙江省公费留学生名额,先后赴康奈尔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农学相关课程,积极积累实践经历,只为了早日将这些知识“移植”回中国。
金善宝在康奈尔铜像前(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千中选一
——“南大2419”
回国后,金善宝在浙江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期间,他与助教蔡旭、吴董成在中央大学劝业农场种植了国内各地约3000个小麦品种,并展开了“混种”实验,旨在培育出最适合我国环境种植的小麦。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中大2419”(后改称“南大2419”)诞生了!
“南大2419”获奖的奖状(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金善宝将家人安顿好后便带上了他的无价之宝——“中大2419”,随着中央大学撤退到大后方,在重庆和成都继续进行移植试验,并在川渝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这种小麦。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内展品——金善宝工作手稿(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关心百姓、热爱革命事业的金善宝,虽未能亲赴前线,却以自己的方式为党尽心尽力。得知延安展开大生产运动后,他将多年来培育的“成果”精心包装,并附上详细说明,亲自送到八路军办事处,请求转交延安。
“延安已经收到你的小麦种子了,同志们都很感谢你”,时隔半月,在《新华日报》的茶会上,邓颖超同志对金善宝如此说道。这一消息让金善宝激动不已,因为他明白,尽管自己因各种原因未能亲临前线,但他这些年默默耕耘的“种子”,已替他完成了使命!
“经典”永流传
作为一名农学家,金善宝不仅活跃于试验场的第一线,更将自身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编纂成书,供后人学习参考。他与吴董成合作的关于“小麦区域”的研究成果,对台湾地区的农业教科书产生了影响深远,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的教科书仍在引用这些资料。
《实用小麦论》是我国第一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农学著作,由金善宝撰写。这本书以及他早期发表的论文《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中国小麦区域》等,奠定了我国小麦研究发展的学术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结过去国内外所有资料、实地参观丰产田,访问生产能手、分头执笔减少学术偏见”是金善宝的写作三大重点。基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信念,他编纂了许多经典书籍,如《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等,在小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中国小麦学》一书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麦穗收割后,会留下一些种子在麦田中,这些种子为来年的丰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就像金善宝为小麦事业奉献的一生一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麦田”里辛勤耕耘,不仅著书、育人,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小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