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油人来说,“找油”是根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何将储藏在石缝里、海洋里、陆地深层的油气“挤”出来,始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不同学科、多个团队协同作战。......
在故乡建一座陈列馆,让永怀“归来”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腹地,在郭永怀和同事们的翘首以盼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16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纪念日之际,在郭永怀的故乡山东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正式开馆。
陈列馆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共8个展厅,收藏着郭永怀相关的文物300多件、照片500多张、著作文章和研究成果等文字资料1000多份。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观众可了解“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和科学成就。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模型
在陈列馆第三展厅里悬挂着一颗“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1∶1模型,它的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由于长期从事绝密工作,郭永怀一直与家人聚少离多。有一次,当年幼的女儿向他讨要生日礼物时,他只能满怀歉意地指着天上的星星对女儿说:“以后天上会多一颗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礼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郭永怀牺牲的两年后,他参与研究的那颗高唱着“东方红”的星星终于出现在璀璨的星河,成为他留给女儿的最后一件礼物。
写给女儿的最后一封家书
陈列馆里,还收藏着郭永怀写给女儿的最后一封家书。
那是1968年初冬的一天傍晚,邮递员送来一封从呼伦贝尔寄来的家书。郭永怀心尖一颤,这是女儿第一次给他写信啊!
那年郭永怀将女儿郭芹送到了呼伦贝尔插队,在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的寒冬里,女儿却没有一双过冬的棉鞋,因此写信向父亲求助。
看完信,一向不喜欢逛商店的郭永怀走进了科研基地的小卖部,却不知道女儿的鞋码。11月3日,他给女儿回信:“芹女:棉鞋暂没有,你是否画个脚样来,待有了货,一定买……初劳动时要注意,过猛和粗心是一样的,都是不对的。”字里行间都是对女儿浓浓的惦念与不舍。
一个多月后,郭永怀牺牲,这封信成了他写的最后一封家书。
这封家书原本一直保存在他的夫人李佩的弟弟李佩璋那里,听说要建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李佩璋毅然将这封保存多年的信捐赠给了陈列馆。
遇难现场遗留的眼镜片
陈列馆里,一块烧焦的眼镜片感动了无数观众。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带着重要的实验数据,搭乘飞机返回北京,参加次日一早的会议。出于安全考虑,同事们劝他改乘火车,郭永怀淡然一笑:“我搞了一辈子航空,不怕坐飞机。”然而,当飞机即将在首都机场着陆时,却发生了意外,不幸坠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用血肉之躯保护了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这块烧焦的眼镜片记录着灾难发生时的惨烈场景。
作为郭永怀牺牲时的遗物,这块眼镜片原件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当年郭永怀遇难后,工作人员把现场仅存的手表、眼镜片送还给他的夫人李佩。十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把郭永怀曾经工作的304房间永久保留,建成纪念室,李佩就把这两件遗物送给了力学所。陈列馆里展出的是其复制品。
守望丈夫四十八年
在陈列馆,被复原的郭永怀的卧室里,藏着李佩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床头的白墙上,挂着一个紫檀色的相框,戴着金丝眼镜的郭永怀双目含笑,若有所思。郭永怀牺牲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同事经常去看望李佩。后来,人们惊讶地发现,那只孤零零的枕头不知什么缘故从床头挪到了床尾。随后,探望者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只要躺到床上,李佩就会在第一时间看见丈夫的照片。就这样,李佩整整守望了48年,直到因病去世……
那张床是郭永怀夫妇1956年回国时定制的,李佩一用就是60年。2017年,在李佩先生去世后,这张床被运回了陈列馆。
如今,一拨拨观众通过这间卧室重温郭永怀与李佩伉俪情深的故事。
陈列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团体参观1万多批次,观众近100万人次。陈列馆还着力打造“郭永怀事迹宣讲团”和“永怀讲堂”两个社会教育品牌,向更多人宣传弘扬郭永怀的感人事迹。如今,尽管见过他的人越来越少,但听说过他的人越来越多,永怀“归来”了!
(作者李波系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馆长,张钰婧系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宣讲员)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