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忙种稻”“小满前后,种瓜种豆”“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如今,借力新媒体东风,这些古老农谚重新在都市生活中响起。......
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实用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黄颡鱼为代表的无肌间刺、肉质好、价格适中的水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当前,黄颡鱼价格稳定,利润空间大,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量可达到1 500千克,产值可达3万元,各地养殖方兴未艾。但黄颡鱼品种独特,个体小,对生长环境、养殖管理等要求较严格,且投入较大,在池塘养殖中必须把握好健康养殖技术要领。
1.养殖水面适宜黄颡鱼喜生活在水体底层,耐低氧能力略差于常规鱼类,其养殖池塘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水源稳定充足。池塘水源必须稳定、充足、无污染,要求一年四季都有优质水源供应。二是大小深度适宜。水体面积在5亩以上,深度必须达到2米以上,水深不够则不适应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生活习性。三是水体排灌自如。池塘要有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进、排水口,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四是池塘底质优良。要求池底平坦,方便鱼类捕捞,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厘米左右。池底必须保水及保肥性好,易于培肥。五是水质条件良好。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所以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厘米以上,水体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水质保持在良好状态。六是养殖设备齐全。要求每个池塘面积适宜,尤其是要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2.清塘消毒彻底黄颡鱼属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对许多药物敏感,在养殖中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水质优良。一是严格清塘消毒。新旧池塘,都要彻底清塘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厘米,新池塘将池底整平。选择晴好天气,采取干法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均匀投入池底后,用锄头耙匀,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彻底杀灭池中病原体、寄生虫及野杂生物等。二是适时蓄水注水。清塘消毒约一周左右,可以注入优质用水,在进水口须设置相应目数的筛绢进行水体过滤,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及鱼虫卵等进入池内。初次注水深度约80厘米左右,可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认水体毒性消失,方可逐渐加深到2米以上,准备放养鱼种。三是水体施足基肥。鱼种放养前,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照每亩15O~200千克的用量施用发酵过的有机粪肥,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
3.放养方法合理黄颡鱼个体纤小,生长速度较一般鱼类慢,故鱼种放养要合理。一是提早放养鱼苗种。黄颡鱼放养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只要气温条件允许,水温能稳定在10℃左右即可,亦可在3月或4月上中旬放养,可加长生长时间,提高养殖产量。二是品质优良纯正。目前市场上黄颡鱼品种较多,务必选择出自正规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良鱼种,这样既可保证品种纯度和生长速度,也可提高成活率。三是放养密度合理。鱼种的放养密度力求适当,若主养黄颡鱼,宜放养寸片或稍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1.2万~1.5万尾,套养250~500克的鲢鱼100尾、鳙鱼50尾左右即可。如混养,可每亩套养30克/尾以上的黄颡鱼100~150尾左右。套养黄颡鱼的池塘,不宜再套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免争食影响生长。四是注意鱼种选择。每批次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悬殊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生长。鱼种要求体表光滑,体格健壮,游动有力,无病无伤。鱼种入池前必须使用3%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10~15分钟,防止将病原体或虫卵等有害物质带入池塘。搭配放养的鲢、鳙鱼宜在黄颡鱼入池半月之后再投放,以利黄颡鱼生长。
4.投喂管理科学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常处水体下层,喜在夜间进行觅食活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饲料或专用配合饲料,在投喂中必须把握以下要点:一要饲料质量可靠。投喂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要求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含量5%~8%。二要注意合理投喂。黄颡鱼因个体小,摄食慢,投喂时注意“尽早开食、少量多次”,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科学投喂。在池塘水温适宜的条件下,应尽早开食,提前投喂,使其尽早摄食生长。4月份前后,每日投喂2次,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5—9月份,每天可投喂3~4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10月份以后,随着鱼体增重,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黄颡鱼贪食,要注意安全投喂,每次坚持投喂八成饱原则,避免造成水质负担。三要讲究投喂方法。合理安排,坚持在每天水体溶氧充足的时段投喂,上午溶氧低,可少投,下午溶氧足可多投。晴天多投,阴天则少投,雨天可少投或不投。水质好,鱼类摄食旺盛时可多投;水质差,鱼类摄食差时可少投。
5.日常管理精细黄颡鱼相比常规鱼类,耐低氧能力差,且个体纤小易受惊,故养殖管理要精细。一是适时调节水质。黄颡鱼喜清爽的水体,透明度要在35厘米以上。5—6月份,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份,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米以上。二是适时增氧调水。池塘须配备增氧机,科学开机增氧,晴天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补充水体溶氧不足,使水体溶解氧保持5毫克/升以上。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肥水产品及底改产品调水。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坚持日夜巡塘,观察鱼类生长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尽量减少车辆、行人或动物等进入养殖区,以免发生应激反应,创造安静安全的养殖环境。四是加强病害防治。黄颡鱼属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耐能力不及其它鱼类,要贯彻“以防为主”的原则,尽量减少病害发生。在投放、运输、养殖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以防感染水霉病。要定期消毒,每半月可使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进行水体消毒。每月可使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药饵进行投喂预防。在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发生。黄颡鱼常见病害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水肿病、肠炎病、小瓜虫病等。要坚持有病早治,发病要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准确诊断,尽早尽快对症用药治疗。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的绿色渔药,不可使用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敏感药物。对于小瓜虫、车轮虫等与水质肥度有关的疾病,应通过调控池塘肥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