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这个系列的序言所言,笔者认为世界观才是架空文学的基石。......
2024-11-11 27
2021年3月7日下午3点,星火学院第二届创作训练营第一期公开课程通过新华网客户端直播开讲,课程共吸引97.9万人观看。本次课程主题为“惊险科幻——中国科幻错失的另一种可能”,由银河奖得主、著名科幻作家、中国当代十大杰出科幻编辑刘维佳老师主讲。课程向我们展现了中国科幻的另一种可能,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中国科幻事业尚且方兴未艾之时代,以叶永烈为首的科幻作家们于晦暗中寻觅出的中国道路。
直播中,刘维佳老师讲述了叶永烈、顾钧正等老前辈的作品对中国科幻第二次爆发所起到的推动、发扬作用。刘维佳老师为学员们讲述了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科幻热潮的热度高于20世纪50年代的原因;50年代的科幻小说多为科普性质,包括叶永烈老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作品,更多是在科普介绍的接触上增加了一些文学性,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被误以为是科幻小说的形式。
到79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的不少惊险科幻小说被引进中国,同时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比如《危险的路》、《冒名顶替》,都是在引进苏联的惊险小说影响下被创作出来的,包括惊险科幻小说《金刚石》也是。受当时时代影响,“防奸反特”类型的科幻小说在当时很受欢迎,在以手抄报、小人书为主要改变形式的80年代,甚至拍出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
刘维佳老师就惊险科幻小说能够引发热潮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他认为,“融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首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惊险科幻是写给普罗大众看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叶永烈老前辈为人民服务的想法从未改变过,作为儿童文学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在其功成名就之时提笔写下的,但是叶老前辈从没有觉得写少儿科幻有何不妥,这着实令人值得敬仰。
本次直播课程结束后,不少同学表示受益匪浅。
第二届星火学院一班的杨安楠同学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刘老师说,启蒙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惊险科幻一般来说是写给普罗大众看的,通俗科幻小说更适合于向绝大多数并不是那么了解科幻的人去接近科幻,阿西莫夫喜欢历史题材 ,写过银河帝国 ,那也是因为他看罗马帝国历史看太多有感而发写出来的。这启发我去读历史,历史中人类发展的规律,说不定对科幻创作有帮助。”
五班的满冬同学表示:“刘老师的直播拓宽了我的一个认知面,开始形成对惊悚科幻的兴趣和热情。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也收获了更多精彩绝伦的书单列表。这次的收获将给未来的写作之路非常大的影响与帮助。”
六班的黄逸兴同学说:“科幻不能简单局限太空歌剧式等模式,可以将更多流行题材赋予科幻元素,悬疑科幻等也是科幻小说的另一种出路。天马行空人之常也,可以借助更多的流行题材将科幻表现出来。”
八班的杨健宁同学由小说的风格想到了中国科幻的传播度,他认为“中国科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外来传统的深刻影响,涌现出了叶永烈等一大批优秀的前辈,中国惊险科幻的类型在这里第一次听说,看过的惊险小说不多,史蒂芬金的应该算这个类别,小说里的惊险元素是非常能够吸引大众的,我觉得一部科幻作品可以借鉴各类类型文学和主流文学的好的表现方法,增加受众,加快作品传播。”
同时不少同学在课程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比如四班的宋骋骏同学写到:“本次直播课程重点介绍的叶永烈老前辈的科幻发展时代中,惊险科幻的发展既迎合了普罗大众的科幻作品观感也顺应了潮流对惊险类小说的追捧,那么惊险科幻类型作品对于科幻题材与惊险推理、侦破等题材哪种贡献预期和实际效果分别更大呢?此外,精英科幻是否就代表着硬科幻(也就是硬核理论和世界观背景支撑的)?”
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是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独家直播平台,旨在通过培训培养优秀青年科幻作家,促进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的产生。其中第一期培训共推荐了40余位同学的作品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作家报》《学生▪家长▪社会》等杂志发表,同时首部学员作品合集已交付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将于2021年4月份出版。
撰文:周游
校队:赵文杰
审核:许艺琳
责任编辑:杨冰莹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
2060年,此时我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在54岁的生日上,我收到一封特殊的邮件:16岁的我写给54岁的我的来信,这是由于这当时有个软件,可以设置送信日期,只要个人信息没变,都会在设置的这一天送达。......
2024-11-10 218 新能源
“嘀、嘀,7:20到了,今天是碳中和的第一天,主人。” 随着智慧闹钟的响起,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望向天花板,说道:“打开智慧面板。......
2024-11-10 329 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