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这个系列的序言所言,笔者认为世界观才是架空文学的基石。......
2024-11-11 27
编辑:康 艳 审核:杨鹏斌
(付昌义)本文以新世纪以来嫦娥工程、天宫一号等国家重大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为切入点,介绍中国在航天方面的重大工程研究发展与相关科学历史背景,再与以这些科学为背景的科幻故事进行对比,以发现科幻与科技创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让读者在领略到中国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感受到与未来的差距,并努力去缩小差距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随着载人飞船登上天和号核心舱进行长期驻留实验。这也是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而随着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地球的空间轨道将只有中国的的空间站在外太空运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一大步,也代表着我们追随美俄的航天步伐走出了重要一步。
探索太空的中国先行者
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也许是从万户开始的。据说,万户是一个明代的官员,他为了想要飞向天空把火箭绑在了椅子上。这个故事的源头最早出现在1909年10月2日的《科学美国人》上,后来被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吉姆写进了《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可惜的是,中国的历史古籍中一直没能查到万户的记载。
不过自从万户失败后,我国追求飞向太空的脚步却是一直没有停歇。我国最早开始载人航天的研究应该可以追溯到钱学森先生1963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他于196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火箭技术概论”课程,后将此课程定名为“星际航行概论”。1963年,他将课程讲稿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将书名确定为《星际航行概论》。书中,钱学森先生系统地介绍了星际航行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载火箭的动力系统、运载火箭的设计及制造过程、运载火箭及星际飞船的飞行轨道、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过程、星际航行中的通讯问题及防辐射问题、解决飞船再入大气层的设计原理、星际飞船的设计问题,以及星际航行的前景展望等。钱学森先生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说明,星际航行是一定能实现的,但是星际航行技术是复杂的,实现星际航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自1999年,我国就开始逐步发射一系列的神舟飞船。从最早的无人飞船,到搭载模拟人,再到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飞行。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成功验证了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飞船实现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工作。2017年,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并与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经过前期任务的顺利实施,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如今,“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就在眼前,神话传说里的天宫即将成为现实。
我国的“天宫号”空间站,将在2021-2022年建成。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密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届时,将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由长五乙依次发射“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号”实验舱及“梦天号”实验舱等三段空间舱,并在2022年前后在空间组合成“天宫空间站”的T字基本型,并与多艘“天舟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号”载人飞船对接,从而完成航天员长驻任务,最终实现天宫梦圆。
载人航天的科学与想象
伴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人类也开展了对载人航天的想象。19世纪末,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了介绍他的航天理论开始创作科幻小说,他在1893年就发表了科幻小说《月球上》。在他早期关于载人航天的论文里,他详细地描述了载人宇宙飞船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的全过程,人们读起他的著作来有如亲临宇宙飞船登天的感觉,这其实也是对载人航天的超前想象。
德国火箭天才冯·布劳恩既是一位伟大的航天科学家,也是一位科幻迷兼科幻作家。他曾经这样评价过《在两颗行星上》这部科幻小说:“我年轻是如何满怀好奇和兴奋,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小说……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略窥19世纪末期人们思想的丰富性,而20世纪的科技进步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二战期间,他为了看美国科幻杂志,通过外交渠道将《惊奇故事》科幻杂志带进了纳粹德国。不仅如此,他还在1949年参加了一次世界科幻大会,并起草了一份白皮书《核脉冲推进系统及其潜在价值》递交给了美国国家宇航局,热情推广核动力推进火箭。同时他也将核动力火箭的构想写入了火星探险科幻小说中,同时担任了许多科幻电影的科学顾问,如《征服太空》。
近代以来,关于载人航天的科幻小说,最有名的应该是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创作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月旅行》。就在同时代,英国科幻小说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也创作了一部关于月亮的科幻《首先登上月球的人们》。在这部小说中,威尔斯在其中描述了科学家凯沃与至交贝德福德乘坐一种可以摆脱万有引力的物质制作出来的球体登上了月球。
而中国真正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关于载人航天的,这就是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说》,这部小说头三十一回刊登在《绣像小说》第二十一期到第四十二期,后四回刊登在在第五十九期至六十二期,最后没有写完。这部科幻说的是湖南人龙孟华搭乘“气球”寻觅妻儿,先在地球上找到妻子,最后在凤飞崖找回曾经登月的儿子龙必大,全家最终团聚。
从《月球殖民地小说》之后到解放前夕,在中国科幻文坛上还有大量优秀的航天题材作品,如东海觉我撰写的《新法螺先生谭》(1905)、包笑天撰写的《空中战争未来记》(1908)等。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小说《猫城记》(1932),小说描述了地球主人公在火星上的种种见闻,这是利用航天题材对中国当代社会形态进行辛辣讽刺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新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是张然的《梦游太阳系》,这里面也有关于载人航天的部分,小说的前五章分别是月亮的故事、到月球里去、月球风光、在月球上打篮球、月球上的一课。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是郑文光的《第二个月亮》,那也是部与载人航天有关的科幻小说。郑文光先生的长篇科幻《飞向人马座》(1978)被称为中国内地发表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故事仍然说的是载人航天题材。郑文光的两部火星题材科幻小说也大受读者的欢迎。如《火星建设者》(1957)以明快的笔调描写人类改造火星的历程‚该文曾经获得莫斯科国际青年联欢节大奖。而他的长篇科幻《战神的后裔》则转用写实方法呈现出火星改造的艰辛与困境。
除郑文光之外,童恩正、肖建亨、叶永烈、刘兴诗、王晓达、郝应其等都曾经创作过优秀的载人航天科幻文学作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载人航天科幻小说也进入了全新的天地。韩松的《宇宙墓碑》(1991)描写人类在茫茫星海中寻求人生意义时所能领略的苦涩与艰难。王晋康的《拉格朗日坟场》(1997)揭示了未来太空中仍然存在的势力角逐。刘慈欣的《中国太阳》(2002)展现了一位农民逐渐远离自己的家园走到城市并最终进入了宇宙太空。星河的《路过》(2001)通过一支月球考察队的个体化经历介绍了月球的另类历史。苏学军的《火星三日》(2001)寻找普通人的视角下呈现出的火星开发。凌晨的《水星的黎明》(1998)把太空中的救援与自救场面描写得壮观美丽。绿杨的《鲁文基探案》(1995)表现了月球中的多元文化。杨平的《库克岩石》(1998)目击了人类探险队在火星上与异类的接触。而吴岩的《沧桑》(1997)则展现了人类百万年移民火星时所经历的“后文化危机”与“后感情危机”。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兴起,大量的载人航天科幻也风起云涌,如中国空间研究院吴季创作的《月球旅店》《月球峰会》,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吴岩创作的《中国轨道号》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而刘慈欣在2017年创作的短篇科幻《黄金原野》,则用一个搜寻漂流飞船的故事暗示了中国将延续黄金时代太空歌剧的传统,在现实对太空的探索与虚幻的宇宙漫游故事中不断交错行进。而这也许象征着,2024年后,中国的空间站将在很长时间代替国际空间站成为地球上空唯一的人类空间站,中国探索太空的步伐将逐渐赶上并超越西方的领先地位。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
2060年,此时我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在54岁的生日上,我收到一封特殊的邮件:16岁的我写给54岁的我的来信,这是由于这当时有个软件,可以设置送信日期,只要个人信息没变,都会在设置的这一天送达。......
2024-11-10 218 新能源
“嘀、嘀,7:20到了,今天是碳中和的第一天,主人。” 随着智慧闹钟的响起,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望向天花板,说道:“打开智慧面板。......
2024-11-10 329 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