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这个系列的序言所言,笔者认为世界观才是架空文学的基石。......
2024-11-11 27
编辑:康 艳 审核:杨鹏斌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2021级 张海)
古人云: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之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世界上许多物质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陶瓷或塑料代替钢,用一种金属代替另一种金属。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取代水。地球上的水有97.2%是海水,淡水只占百分之二点几,而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淡水总量的1%。这仅有的不可被替代的资源,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围绕着水这一人类必不可缺少的特殊珍惜食物,产生了新的行业,其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矿泉水。但是你知道吗,矿泉水瓶是白色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占了矿泉水售价中很大一部分,据统计,单单我国,每年就要生产2000亿个塑料瓶,由此产生的塑料垃圾不言而喻,更麻烦的是这样的塑料垃圾,降解需要几百年不止。因此,矿泉水工厂生产的传统矿泉水瓶又循环对于人类现存的淡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伤害,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去改变这种循环的困境呢?除了减少购买饮料的次数,随身携带保温瓶,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吗?对此,3名伦敦帝国学院的学生提出一种设想,要自制“超环保甚至可以吃的水瓶”。
彼时这三人刚入学,在提出这一新创新时,不仅遭到周边同学的嘲讽,几位教授也表示不太可能。近百年来都没人做成的事情,凭借你们几个刚入学的学生就能做成?没有人鼓励,也没获得任何资金支持,他们就那么一股脑地扎进了学校实验室,幸好学校实验室还免费,虽然设备相对简陋。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几个人3年的研究最近终于有了成果。他们研究出一个“球”,这个“球”颜色透明,质地却异常坚固且富有弹性,重点是,它不仅能装水,而且可食用。这个外表有点萌的球叫Ooho。由于外膜由天然的海藻萃取而成,所以它不仅柔韧坚固,而且完全可食用。一般的揉捏,颠簸,完全不必担心外膜破裂水渗漏。双层外膜设计,既加固了球体,也充分考虑到人们忧虑的卫生问题。喝的时候,撕下一层膜,直接填入口中,如果实在接收不了吃膜,咬个小口,可以把水挤入口中。那撕下的第一层膜,和不忍吞下扔掉的第二层膜怎么办?完全不必要担心污染环境,即便你随意丢弃,它也会在4—6周自然降解。
刚研发出Ooho的时候,三个人胆战心惊,不知道自己三年的心血,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于是他们在校园内让同学免费试喝,最初没人敢尝试这个奇怪的小球,但随着第一个人勇敢地吃下。两个,三个……源源不断的人前来试喝,因为它的便携和环保,瞬间成了校园中最受欢迎的饮品。三人趁势在网上发起众筹,目标40万欧,短短时间便筹得近80万欧,资金翻倍。筹得资金扩大生产后,每个“水球”的成本最低可降至1美分。相比于矿泉水不知低了多少倍。英国马拉松组委会甚至找上门来,希望与他们取得合作,因为这样中途需要补水的运动员,就不用再费力气地取水拧瓶盖。网友评论:以后大家都是说,请给我一颗水完了,这是对水的新定义啊!
对于这一创新性的发明,我们国内也有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就可食用水球为课题做了一次相关调查,以网上填写调查问卷形式展开。 调查结论显示,这种可食用水球1、利于环保:受分子食物的启发,其外膜用天然的海藻萃取而成,是一种褐藻和氯化钙制成的凝胶状化合物,可包裹住水,无需瓶子装。其果冻状外膜如果被随意丢弃,4-6个月即可自然降解,不会污染环境,且会被大自然分解成植物的肥料,进入自然循环;2、便携经济:体积小,比矿泉水瓶更加节省空间。且水体具有可变形性,能够适用多种储物环境。在现阶段,每个可食用水球的造价约为2美分即元人民币,成本低廉且随着技术成熟进步,造价有下降可能。较传统矿泉水瓶更加经济实惠。可食用水球在绿色环保方面有着突出表现;3、极具创意:爆爆珠和其采用相同原理,其实就是将果汁包裹在一层薄薄的膜里面,受到挤压之后,膜会破碎,溢出甜甜的果汁,口感十分奇特。所谓的膜制作原料是海藻,经过煮沸、冷却等程序之后制作而成,是一种天然原料,它热量低、富含植物纤维,有瘦身、美肤的效果。
但是,矿泉水瓶在生活中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方面,可食用水球到实际应用也同样有问题需要去改善。结合一些材料,我们可知,在材料物理性能上,可食用水球直接采取包裹水体的方式,应注意材料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否则如果其易损将产生比矿泉水瓶更糟糕的后果;在材料化学性方面,可食用水球直接与饮用水接触,要关注其材料的化学性能;在与传统饮用水产业的结合程度方面,传统饮用水行业和矿泉水瓶有其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可食用水球应该考虑如何与其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而不是代替。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和上升的过程。通过这一项科学发明,就有可能是未来水乃至其他食物的新定义,这也预示着在未来人类对于食物方面的新的台阶,未来的世界,必将是创新科技的主场。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
2060年,此时我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在54岁的生日上,我收到一封特殊的邮件:16岁的我写给54岁的我的来信,这是由于这当时有个软件,可以设置送信日期,只要个人信息没变,都会在设置的这一天送达。......
2024-11-10 218 新能源
“嘀、嘀,7:20到了,今天是碳中和的第一天,主人。” 随着智慧闹钟的响起,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望向天花板,说道:“打开智慧面板。......
2024-11-10 329 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