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这个系列的序言所言,笔者认为世界观才是架空文学的基石。......
2024-11-11 27
编辑:刘宇心 审核:杨鹏斌
中卫市 海原县兴海中学 2020级 穆小东 省级二等奖 指导教师:鲁文智
向远看去,田里的机器人正在耕种劳作,它们的动作熟练,来回走动着,使空中扬起了许多尘埃。走近去看,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它们的脚印,每一粒尘埃都落在它们笨重的身体上。但是它们的工作完成率并不高,只因为它们没有人类的劳作经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一幕发生在2553年。从22世纪到现在,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只有一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经济发展迅速,人类不想让下一代成为自己的累赘,给自己太大压力,人类变得越来越自私,大多数人也就不再生育。机器人代替人工做各种事情,也就有了前面看到的一幕。其中,大多数农作物由机器人种植并管理。但是,机器人只是机器人,不能精耕细作,导致粮食产量比人工种植少得多,食物短缺已成为当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再加上环境污染,导致农作物已不能种植,人类陷入饥荒,许多人都被活活饿死。
从此,人们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究食物中。为了让人们不再挨饿,人们运用杂交水稻南优十一号的技术和生物技术研究一种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并且种出来的产量比较高的农作物的种子。实验前,农业学家和生物学家进行大量的选种、杂交、改良基因等实验,只为寻找合适的种子。最终,在南优十一号种子和花生种子下进行杂交实验,提取两个种子细胞进行分化与杂交下得到新种子。但是,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成为种植该种子的最大问题,也是影响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实验过程中,因为控制不好种子的氧化呼吸反应和解决不了土壤的污染问题,导致实验接二连三地失败,人类陷入紧张和恐惧中。但是人们并没有放弃,将实验再一次调整,重新进行实验,可是实验还是失败。在他们打算放弃的时候,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看能不能把新研发的种子带上月球,在月球上种植,而且月球的土壤也比较适合这类种子生长。专家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何况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就这样,人工种子被带上月球。这次实验被称为“第一次月球种植实验”,人们希望这次实验能够成功。该实验分别在太空舱内和月球表面进行,形成一个对比试验,比较那个环境会更好完成本次试验。首先,将月球土壤带到太空舱内进行种植,因为太空舱有适量的温度和其他有利条件。其次,向已种植的种子土壤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另外,向月球表面种植的种子土坑中放上一个玻璃罩,并在玻璃罩上连接两个管子,一根管子通入二氧化碳,另一根管子通入水,使土壤湿度达到60%~70%的效果。并向其照射适量光照,让温度达到20摄氏度~30摄氏度的最适温度。释放出的氧气由二氧化碳的管子吸收,像这样重复进行。实验开始并不是很顺利,但经过一系列改造,两组实验下的种子最终在人们的悉心培育和照料下结出果实。实验表明,月球表面种出的果实最好,人们决定临走前带一些月球土壤回地球种植。结出的果实有很多,其形状奇特。它的枝叶长得像鹿角,“鹿角”上长着许多奇葩的果实,长度达6厘米。人们看到这样奇特的果实,兴奋不已,并决定要给它取一个特别的名字,大家议论纷纷取出的名字五花八门。其中一位农业学家拿起该果实,看它光秃秃的奇形怪状的样子,他的眼睛从上到下扫视着它,不久就高兴地放下它,就叫它“月之奇果”吧!大家纷纷点头,拍手称好,于是这种新型食物就叫“月之奇果”。
最后,也就是本次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看它能否帮助人们渡过难关。人们选出代表来试吃,体会它所带来的感受。人类代表食用后并没有什么异常,味道和稻谷的味道没什么区别,只是食用后,试吃的人5天没有吃饭,但总感觉自己肚子饱饱的,依然没有饥饿感。医学教授为他检查身体后,发现该食物并没有被全部消化,但对身体也没有丝毫损伤,身体的各项指标反而比服用“月之奇果”前更好了。实验人员满含热泪地宣布,本次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人类再也不用愁饿肚子了。
这一实验的成功,使人类完全摆脱了挨饿的痛苦,吃一顿饱几天的“月之奇果”迅速走红,帮助人类渡过难关,人类越来越依赖它,它带给人类巨大的方便。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食物
相关文章
2060年,此时我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在54岁的生日上,我收到一封特殊的邮件:16岁的我写给54岁的我的来信,这是由于这当时有个软件,可以设置送信日期,只要个人信息没变,都会在设置的这一天送达。......
2024-11-10 218 新能源
“嘀、嘀,7:20到了,今天是碳中和的第一天,主人。” 随着智慧闹钟的响起,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望向天花板,说道:“打开智慧面板。......
2024-11-10 329 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