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文学家李锐......
灯塔传承 | 徐晓白:中国环境化学事业的铺路人
她,建立了研究污染物化学行为的方法体系
她,为中国环境化学事业铺平道路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晓白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科研的成就必须建立在长期艰苦地在一个方向上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徐晓白
徐晓白(1927.5-2014.3),江苏苏州人,是我国著名的环境化学家和无机化学家。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早期在荧光材料、稀土二元化合物,以及在国家任务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后在发展环境有机毒物的痕量分析、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为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1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1927年5月28日,徐晓白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从小就培养了她倔强而又不服输的性格。中学时代,徐晓白曾就读于南洋模范中学;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期间,她学习刻苦,成绩领先,获得当时上海申报馆的奖学金。1948年,大学毕业后,徐晓白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化学家梁树权和柳大纲先生,从事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
我国日光灯荧光材料的开拓者
在徐晓白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她始终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己任,为此,她屡转研究方向,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取得了辉煌成就。1953年在柳大纲先生的领导下,徐晓白担任科技攻关小组的副组长,开始研究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徐晓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以实验室为家,没日没夜地开展科研工作,困了累了就趴在实验桌上睡一会,醒来后继续工作。
徐晓白和科研人员合影(第一排右二) (图片来源: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
经过几年的反复实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中国最先成功研制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荧光料,并实现工业化应用,促进了中国照明事业的发展。直到今天,卤磷酸钙仍然在照明行业被广泛应用。1959年徐晓白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出席全国群英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配合国家原子能任务,徐晓白开始进行核化学研究,并有多项成果获得中科院重大科学技术奖。
柴油机尾气致癌检验第一人
1981年徐晓白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者,当时国际上对柴油机尾气排放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还有很大争议,徐晓白院士对收集的柴油机尾气成分做了大量的分析测试,经过对上千种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从柴油机尾气颗粒物中成功分离并鉴定出了高致癌物2—硝基芴。
她在柴油机尾气方面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学术界关注,还成为当时美国有关部门决策是否实施柴油机化的重要依据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她组织开展了环境化学方面的系列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开拓了我国环境有机污染物化学研究的新领域,提高了中国环境化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崇高的爱国之心,严肃认真、耐心细致、勤奋刻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她在科研道路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硕果累累。
徐晓白在实验室里(图片来源: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
开展化学与生物学结合
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
开展学科交叉,互补优势是解决重大的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近二十多年来徐晓白先生在此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1988年徐晓白先生组织中国科学院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共4个单位开展了《有毒有机物环境化学行为及毒理研究》。西德辐射与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也参与了协作研究工作,历时3年,研究人员共45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国产新农药、有机锡化合物等有毒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等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这是她首次组织多学科、多兵种的合作研究,这为后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置我国第一个环境科学重大课题《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建立了基础。
1992年徐晓白先生组织了囊括我国在环境科学领域方面有坚实基础的、涉及化学、生物、毒理及数学模拟等多种学科共1OO多人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重大项目《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历时4年,对国产新农药、有毒金属有机化合物、潜在有机致癌物、有机氯化合物等典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转化及降解过程,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模型,生态毒理学效应,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研究污染物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的先进方法,弄清典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及生态效应机理,并提出生态调控对策。它是当时国内对污染物进行环境化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的最新重大成果。
2007年,徐晓白参加环境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图片来源: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
生活上关心爱护学术上严格把关徐晓白院士对培养科技人才尽心竭力,她对身边工作的同志和研究生言传身教,要求严格,善于引导他们开拓前沿性研究,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在学术上严格把关,她的很多学生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2006年徐晓白80岁生日时与学生合影(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作为中国环境化学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徐晓白饱尝了披荆斩棘,开拓学科新领域的艰辛,也享受到了桃李满天下,中国环境化学研究队伍日益发展壮大,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学科飞速发展的巨大喜悦。
鉴于徐晓白院士对于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发展的卓越贡献及在环境化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2001年她获何梁何利奖,2006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综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技日报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