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甜甜,营养丰富的酸奶一直备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长通常也爱把酸奶作为孩子的餐外零食,健康又美味。孩子爱喝,妈妈也安心。但很多家长在选购酸奶时,一不小心就会中了“假酸......
2024-11-14 324
较真要点:
含糖量高的饮品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极易发生产气的变质现象,如果饮品在密闭容器中长时间存放,就有炸裂的风险。
查证者:邢青斌丨中疾控营养所助理研究员,注册营养师
前几日,奶茶“爆炸”案成为了热点新闻。据当事人朱女士说,自己买了奶茶当天没喝,第二天奶茶居然“自爆”了!这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保温杯爆炸致人眼球破裂的事件,那么这些爆炸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
一、保温杯奶茶杯爆炸,都是气压惹的祸
先来说说保温杯。此前据媒体报道,福建一名23岁的女孩在拧开保温杯时,被迸起的杯盖炸伤,导致眼球破裂,保温杯里装的是已经泡了十多天的红枣养生茶。
为什么红枣养生茶会导致保温杯爆炸?我们知道保温杯的工作原理是在保温杯中分离的内胆和外层之间抽真空形成热的不传导层,使得内胆中的热量很难向保温杯外层传导,同时配合咬合良好的杯盖和杯身阻断保温杯内部与外界空气的热量交换,产生比较好的保温效果。
如果保温杯里盛装的是一些容易发生变质的饮品,比如案例中的红枣和枸杞,在保温杯拧得比较紧,密封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微生物就会充分利用红枣和枸杞的糖分,其间产生大量气体,保温杯内胆的压力也迅速上升。此时只要杯盖松开,内部强大的气体压强就会迅速崩开杯盖,产生“爆炸”效果。
再说奶茶,奶茶一般都是采用热塑封的方法来密封的,奶茶杯和塑封胶之间是严丝合缝的,这种设计使奶茶更加便携。
依照商家的说法,朱女士买了以芒果、西柚为原料的杨枝甘露。这样混有鲜果的,特别是有鲜果皮的奶茶饮料,其中真菌,如酵母菌会混入饮料中。酵母菌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发酵饮料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在塑封完好的奶茶杯中会大量聚集,使得杯子的内部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恰好是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说像案例中的打印机旁,会促使杯子里的空气膨胀,并加速酵母菌的发酵,使气体产生的速度更快。一旦气体的压力超过了杯子所能容忍的极限,杯子就会发生炸裂。
这两个社会新闻中保温杯和奶茶杯发生爆炸其实是一个原理,那就是杯中的饮品产生了气体,导致杯内压力过大,最终炸裂。
二、避免风险,饮品要及时喝完,不要过长时间存放
一般来说,食物产气与微生物的活动有关,微生物利用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来进行产酸产气活动,也就是说,如果食物中含糖,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那么这种食物就极容易发生产气的变质现象。
上文中杯子里泡的枸杞属于典型的一种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本来枸杞干属于水分含量比较低的食物,微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兴风作浪的,但是用热水泡了之后,枸杞会充分吸水膨胀,将糖分溶解出来。如果枸杞表面有未被杀灭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密闭保存期间就会利用糖分静静发酵——红枣、枸杞和新鲜水果表皮上有天然的酵母菌,一般清洗较难完全清除。因为微生物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这种现象越明显。所以保温杯通常就会成为这一类炸裂现象的一个重灾区。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吓唬大家不要去泡枸杞。其实以上两个案例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受害人没有把养生茶/奶茶及时喝掉,而且还把这些饮料放置在一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存放的地方也不是低温条件,所以才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像这些已经泡好的枸杞或者是添加果粒的奶茶,要及时饮用完毕,如果喝不完,应该把它们存放在不适宜发酵的地方,比如说冰箱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这些饮料过长时间存放,不要给微生物活动的机会。
所以说,消灭危险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把它们喝掉!
编辑:ambergchen
以上内容由办公区教程网摘抄自中国科普网可供大家参考!
标签:
相关文章
酸酸甜甜,营养丰富的酸奶一直备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长通常也爱把酸奶作为孩子的餐外零食,健康又美味。孩子爱喝,妈妈也安心。但很多家长在选购酸奶时,一不小心就会中了“假酸......
2024-11-14 324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每到这季节有很多人却犯难了,为什么呀?因为有人一进公园或者在马路上走走就会眼睛喉咙鼻子奇痒、喷嚏不断。如果您每到这季节就会出现和他们一样的情况,那就要注意是......
2024-11-14 168